一、成果概况
为了给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支撑,甘肃省地震局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批复》(发改投资〔2004〕113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投资概算调整的批复》(发改投资〔2007〕2230号)、中国地震局《关于甘肃省数字地震项目投资概算调整的批复》(中震函〔2007〕264号)和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甘肃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甘计投资〔2001〕675号)中甘肃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相关配套建设任务,建设了甘肃地震现场工作系统。
甘肃省地震现场工作系统于2007年12月通过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的验收,2008年正式投入运行,至2014年底已正常运行7年。
甘肃省地震现场工作系统自2008年建成以来,全体工作人员规范操作、精心维护,认真负责地完成了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规定的每周、每月、每季度、半年和年度运维工作内容。在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和甘肃省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中,通过VSAT卫星链路、GPRS和3G网络,现场工作系统发挥了保障通讯畅通、信息及时传递的重要作用,为后方领导了解地震现场灾情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8年—2013年现场工作系统运维期间,按照中震救发〔2008〕172号文件要求,每周巡检应急通信指挥车和现场工作系统装备的工作状态,对供电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并实时充电,对其他设备检查工作状况;每月开展一次不同地点的演练,现场工作系统与甘肃省地震局指挥大厅音视频联动,进行汇报演练和数据传输等测试;每季度开展西北片区联动演练,现场工作系统与甘肃省地震局、西北片区其他单位指挥大厅和通信车进行音视频联动,现场灾情汇报和数据传输等测试;参加由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组织的半年或年度地震应急演练,现场工作系统与甘肃省地震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大厅音视频联通,进行汇报演练和数据传输等测试。六年维护现场工作系统268周,进行月演练48次、季度演练24次、半年或年度演练6次,每年一次省市县三级联动演练。每次演练结束后,认真总结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并形成材料,将总结材料及不超过500M的硬盘录像资料和演练现场照片在演练后一个星期之内上报地震现场工作系统运维技术平台FTP服务器。
运维期间,由于卫星天线固定站和移动站长年累月风吹日晒和雨淋,机械设备加速老化和出现故障,卫星参数不断偏移,卫星链路时常不稳定。通过运维人员与卫星厂家、中国地震局卫星管理中心和其他省局卫星固定站的及时沟通协调,出现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保证了卫星系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