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效益及前景
2025年09月26日
三、应用效益及前景
1.在国内外地震预测预报举步维艰的现状下,关于两类视电阻率变化的研究展示了推进解决其科学难题的前景。主要是推进了人们对前兆异常复杂性的认识:对无震异常的认识有助于减小地震虚报率;对强地震前异常时空强和形态演化及机理的研究,起到了在地震前识别前兆异常的作用。例如,对频繁出现的近距离无异常、远距离显示异常的现象以及异常时空强不均匀分布的现象等获得了较客观的认识,不因近距离台站无异常而否定远距离异常,不因台站这次地震前无异常而否定下次地震前的异常。
2.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大陆30多次中等以上地震三要素预测实践,通过检验,结果为一年尺度时间的震级、地点预测准确率约75%。同时,多次在被认为震情形势严峻时做出了符合后来实际震情的无震预测。显然,本成果展现了地震预测预报极端困难情况下的应用前景。
3.在地表地电阻率观测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针对地表杂散电流类干扰给出了二、三层地电断面中实施井下观测而抑制干扰的计算结果。由此可以确定在不同地电断面中究竟电极埋深多少等问题,避免了盲目打深井、耗资巨大的浪费,已应用于全国指导建设了13个井下观测台站。
4.成果产出的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特别是滑动富氏分析,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NVRM,距平、动态距平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地电阻率数据处理,目前已推广应用于其他前兆测项的观测数据处理。
5.根据本成果,编制了《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一部分:地电阻率台站》(DB/T 18.1-2006)和《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二部分:地电场观测》(DB/T 18.2-2006),并应用于中国地震局“十五”至“十二五”期间的地电分项的台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