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概况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辅以各种空间技术、精密观测技术,实时动态监测大陆构造环境变化,探求其对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影响的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
该项目拟在原有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础上,建立由基准网、区域网、数据系统三大部分构成,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多尺度、实时和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的地面观测基础设施,为地壳运动及动力学、地震预报和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服务于军事测绘和大地测量,以及社会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228亿元,建设期为4年。
陆态网络甘肃省区域内共计建设19个GNSS基准站,其中由甘肃省地震局负责建设的8个GNSS基准站分别位于古浪、嘉峪关、景泰、静宁、玛曲、岷县、清水、武都。其余各站:敦煌、陇西、民乐、民勤、鼎新、兰州、安西、定西、高台、平凉、天水等站分别由气象局、总参测绘局和教育部负责建设。同时,甘肃省地震局负责全省19个GNSS基准站的通信系统建设及维护。项目建设投资471.68万元,台站建设期为4年。自GNSS基准站建成以来,观测系统状态良好,产出资料连续、可靠、完整。该观测数据是监测地壳运动变化的重要研究资料,主要用于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及预测预报等,在甘肃及邻区的地震监测预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产出的数据已被相关科学研究应用及推广。主要应用领域: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时空变化规律;中国大陆各级构造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形变特征;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断裂带两侧的应变分布状况及其随时间变化;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三维精细特征;地震短临阶段的地壳形变时空变化特征;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系统的建立和维持;季风气候背景下中国大陆水汽源和水汽通道研究;汛期暴雨的大尺度水汽输送模型研究;中国上空电离层动态变化图像及空间天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