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效应及前景
2025年09月26日
三、应用效应及前景
本项成果以黄土震陷系数定量估算和土体物性参量概率性分析为基础,同时考虑了研究区内不同强度地震动的实际发生概率,针对天然黄土震陷性区域分布特征的定量评价,所得结果更为合理,也更为可靠。方法本身克服了以往应用GIS进行黄土震陷区划性评价时所用基础判定数据无明确物理背景的不足。研究结果不仅对我国西部黄土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丰富黄土动力学乃至土力学领域理论研究方法、提高相关领域的科学认识,具有科学创新价值。
本成果采用考虑非饱和黄土动残余应变物理过程与力学机制的综合分析方法,使建立的定量估算模型具备综合对比不同场地之间、同一场地不同深度之间的黄土震陷性的优势;在理论上,通过将制约非饱和黄土动残余应变的三相耦合作用降维为两相作用,提出了把应力—应变理论关系拆解为可依靠经验分析不断完善的、理论与经验相互关联又可区别对待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本成果基于土体强度理论的引入,改变了目前的室内动三轴试验中依靠多组土样进行残余应变曲线人为勾画的现状,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数据的利用率。这一点,对于降低试验费用的成本支出,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定量评价方法可给出场地宏观动力沉降的概率分布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反映土体动残余应变的基本认知特点,对明晰地震作用下天然黄土场地精细动力沉降特性及采用适当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