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概况

一、成果概况

高台地震台台基岩性为自深层大面积出露地表的完整花岗岩,台基条件优越,所以通过“十五”项目,在高台地震台架设了PET相对重力仪,并纳入全国一类数字化台站管理。河西走廊地域狭长,跨度大,台站稀少,重力观测数量又是甘肃省地震局的弱项,高台重力观测项目的建设填补了祁连山地震带重力潮汐观测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甘肃省地震局“十五”项目规划,在高台地震台新建重力观测项目于2005年5月动工开挖观测山洞,山洞在地面5米以下,洞深17米,覆盖层为10米;2007年8月PET相对重力仪架设完成并投入运行;2008年通过验收后,正式纳入全国一类台管理。高台重力自正式运行以来,高台台狠抓仪器运维和资料质量管理,自2009年开始连续5年资料完整率达到100%: 其中2009年至2010年获得全国资料质量评比第3名,2011年至2012年获得全国资料质量评比第2名,2013年获得全国资料质量评比第1名,观测资料质量在逐年提高。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日常观测任务,高台台制定了重力观测制度、值班细则和奖罚条例进行规范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先进的管理办法。由于该台观测人员偏少,台长要求前兆观测人员都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要求大家必须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坚持做到上岗前先学习业务组有关业务制度、操作规程和值班细则,再由技术骨干带领上岗,直到能独当一面为止。经过几年的努力,前兆组培养了多名优秀的观测人员,为获得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奠定了人员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