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张机将“痢疾”“泄泻”统称为“下利”,提出了“下利”的病名。
《金匮要略·下利病脉证治》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伤寒论·阴病脉证并治》指出,乌梅丸可用于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利,“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张仲景创立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白头翁汤和乌梅丸现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代表方剂,并指出“圊脓血”是因为热邪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