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医家对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认识?

隋代医家对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认识?

隋代巢元方在其著作《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关于“痢”的病名,指出“痢疾”形成的原因是肠胃虚弱,寒热之邪乘虚而入肠间,肠虚则会腹泻,并详细描述了“水谷痢”“赤白痢”“赤痢”“血痢”“久痢”等十三种表现,并提出了“休息痢”的病名,同时也明确了久痢的含义,即痢疾病证久延、脾胃亏损、中气下陷,缠绵日久则会发展成久痢。休息痢和久痢的论述与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发病特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