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溯源

公元1至2世纪古印度贵霜王朝迦腻色伽一世时期的金币上铸刻了佛像,是目前为止传世最早的佛像,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佛陀着通肩大衣式佛衣。

1迦腻色伽一世时期的金币

2公元3世纪犍陀罗造像

3北魏云冈石窟

4唐代龙门石窟

5陶摇钱树座

中国最早的佛陀形象衣饰特征都是来源于古印度佛陀样式。两汉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紧密,大量的佛经传入中土,其中就有各种佛陀图样,伴之而来的还有造佛的工匠、僧侣。早期的佛像具有明显的异域特征原因就在于此(关于佛教传入的路线,共有四条。一条为北传路线,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第二条为南传路线,通过印度洋到达中国南海,进入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条为藏传路线,经过喜马拉雅山到达青藏高原;第四条路线,经过缅甸、泰国,进入云南、四川等南方地区)。那时候的佛像存世量太少,可确切知道年代的也稀少,不过汉地的佛陀衣饰与古印度的佛陀着装有许多区别,有很多细节是自创的,其主要原因是汉地的审美观念和政治需要与印度有别,是改革后的产物,错综复杂,本文不作细述。

1941年,在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发掘出土了一件陶制的摇钱树座,陶座上塑有一尊坐佛,束发,高肉髻,身着通肩大衣,左手持大衣一角,右手上扬,其基本形态与犍陀罗(Gandhara)的佛坐像很相近,这尊佛像可视为中国最早期佛陀形象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