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图例
1云冈石窟/北魏早期
宏大的空间感与叙事感
2曲阳清化寺大佛/北魏晚期—东魏
这是清化寺一尊高度近8米的立佛,服饰风格为北魏晚期至东魏时期的褒衣博带样式,衣纹的线条走势极为流畅,张弛有度,充满抽象与中国式写意性的趣味。结带的线条、僧祇支的造型都经过了提炼与归纳,更有内在的秩序性,表达的精神实质更纯粹。
3巩义石窟/北魏晚期
这是巩义北魏晚期的造像窟,窟内的构架简洁而充满韵律。上部的千佛小龛密布,让人视觉上产生一种致幻的效应,那是浩瀚博大的佛国世界;中部分别排列的几个主要大佛龛刚好与人的视线平齐,龛外壁上围绕的飞天与火焰纹等装饰起到了视觉上的缓冲与连接作用。在绕窟行走的过程中,这些佛像始终注视着你,似乎无形中净化了你的灵魂。1500年前,那群带有魏晋风度的工匠们,将一个时代中最动人的精神镌刻在石头上。时光流转,寂静无声,帝后礼佛图依然在原来的地方;底下的伎乐依然在奋力地演奏,而创造这一切的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最终都籍籍无名,连只字片语都不愿意留下,瞬间就消失在历史里。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巩义石窟
有对谈,有倾听,有会心的微笑,这是充满禅意的角落。
2巩义石窟
中间为莲华化生,小化佛刚从莲花里化生出来,左右对称的飞天驾着祥云飞奔而至。虽然呈对称式,但不刻板,左右的细节都做了改变,火焰纹、祥云、飘带这些经过提炼的造型组合在一起让冰冷的石块产生了律动感,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超脱的世界。
3国家博物馆藏/北齐
这是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北齐立佛,腹部圆润丰满,与北魏晚期那种秀气扁平的文人审美有根本的区别了,受笈多风格的影响,北齐青州样式的形体感非常完美,腰部的曲线、袈裟的阴刻线等很好地诠释了以刀为笔的中国雕塑。
1、2青州博物馆藏/北齐
疏与密的强烈对比,这些密集的褶皱处于腿部的最下端,作为工匠来讲,此处完全可以简单地带过,毕竟不是视觉的重点区域,但我们却看到工匠耗费了极大的心血来处理这些圆弧褶皱——规律地排列。具有平面的装饰性,简单无变化的排列是最纯粹的极简的表达,而膝盖上的阴线漩涡完美地打破了这种规律,让整个造型充满了无限的美感。这尊造像的上半身是着墨很少的,视觉节奏感上轻下紧,工匠对整体的气韵了然于胸,细微处见广大。
3青州博物馆藏/北齐
北齐曹衣出水样式,双线阴刻,线条的流动布局与整体的身形变化是互相呼应的,不是程式化的随意刻画。
4青州博物馆藏/北齐
青州博物馆内一尊佛像的背影,一气呵成的线条,行云流水般的“运笔”意境。
1响堂山石窟/北齐
神王的胡子精彩至极,规律地排列,充满神圣感和威严,目光里却是慈祥与虔诚,动人心弦的艺术。
2响堂山石窟/北齐
这是菩萨的裳裙,腰带的线条处理最具匠心。
3青州博物馆藏/北齐
胳膊是简洁的线条,无任何肌肉凸起的提示,没有肩胛骨,肩的肌肉结构也不对,过于简单,但你整体来看,意境却是空灵纯洁的,形式完美地服务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