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佛教信徒们为了体现佛陀形象的庄严殊胜,给佛陀身体各部位都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是美和教化功能的结合,通过这些经过理想化加工的外部特征最终塑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佛陀形象。
1肉髻与发髻有差异
2肉髻与发髻统一
这些形象特征就是佛经所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内容涵盖了从五官到身躯、脚底的所有细节。这些相貌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根据《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中的说法,每修够一百福才能庄严一相,可见要达到三十二相,绝非凡人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