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按自然规律地主观塑造/

不完全按自然规律地主观塑造/

由于中国古人没有解剖学以科学地了解人体结构,所以在造像上不可能达到西方雕塑的写实程度。可以看到佛手的所有结构都经过提炼了,比如手指的弯曲与舒张,手背的弧形线条,没有明显的指关节突起,没有血管,没有明显的肌肉(力士手则是夸张地表现出肌肉的凸起。为体现出力士的力量感与气势,雕刻者特意把很多肌肉都夸大了,但仔细分析我们看到力士的肌肉与现实中的肌肉结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都是经过提炼的艺术表现),这些改造都违背了生理结构。

这是主观的舍弃,可以想象如果佛手上血管隆起、胫骨俱全,这对于佛像的表法与传达教义都是多余的障碍,而一旦舍去一些无意义的细节,剩下的极简造型乃是最纯粹的精神传达,也是与佛教精义相契合的。

1响堂山石窟菩萨手
这是一只来自响堂山石窟的菩萨手,持桃形法器,也是很常见的手势,中指与无名指从法器的孔洞中穿过,食指与小指轻捏法器。但这不是标准制式,也有无名指与小指穿过孔洞的造型,其整体的姿态是属同一类型的。可以看到这个手背经过特意地夸大了,没有血管,没有胫骨,只是圆润丰满的肌体,手指小巧的曲线塑造出富有弹性的结构,这是很纯粹的一种精神表达。

2唐代龙门石窟力士
此尊为唐代龙门石窟力士,雄健的肌肉感是经过提炼归纳出来的,为显示出力道与霸气,肌肉被做了夸张处理,与生活中真人的肌肉结构完全不同。

3羊头山石窟北魏力士
此尊为羊头山石窟的北魏力士,这种身形与肌肉的感觉与唐时不同,写实性不及唐,但筋骨嶙峋,带有仙气,与唐时刚猛又有一别,大风起兮,激荡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