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条件控制的定义

一、化学实验条件控制的定义

化学实验条件的控制,是指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运用各种不同的实验比较法,来探寻最佳实验条件的一种科学操作方法。其实验比较法主要有:全面比较法、优选法(或称0.618法)、简单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或称正交实验法)等。中学化学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简单比较法,即将影响实验结果的诸条件中的一个条件作为可变,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从而探寻此条件的变化对实验结果影响的一种实验比较法。

实验室中的各种化学实验条件的控制,包括反应前的试样预处理和反应进行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控制等。其中涉及反应物纯度、浓度、用量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压力、介质、催化剂、pH控制等。常见的实验条件控制可列举如下。

(一)反应物纯度的控制

反应物纯度的控制,主要有:①选择适宜的试剂规格;②进行适当的提纯处理。

(二)反应物浓度的控制

反应物浓度的控制,主要有:①使用适当浓度的溶液;②增加分散质或分散介质;③利用溶解平衡维持一定浓度。

(三)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主要有:①选择适宜的加热或冷却手段;②使用仪器设备调节加热温度;③调节受热(冷却)面积、受热距离和散热介质。

(四)反应速率控制

反应速率控制,主要有:①改变反应物浓度;②改变反应温度;③选择适宜的固体药品颗粒大小与形状,改变固、液反应物的接触程度;④使用催化剂;⑤抑制平衡的竞争性反应;⑥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顺序和加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