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对逻辑与真的探究过程中,由弗雷格到戴维森、达米特的一系列理论成就进展是难以回避的。从戴维森语言哲学出发,建立其与同样作为继弗雷格之后意义理论进展的达米特意义理论之比较,自然成为对分析哲学、当代形而上学及其发展趋向认识、把握的路径。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数理逻辑、当代形而上学、自然科学方法论等诸多领域带来深刻影响。本研究的初衷正是力图为阐明此认识路径做一些工作,确切说是其中的一步,即通过表明戴维森真之理论对他的意义理论和他形而上学理论的根基性影响,以说明戴维森语言哲学与上述语言哲学传统的关系、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其进一步发展的影响。
理论承接上看,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和塔尔斯基的关于真的定义对戴维森真之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前者为戴维森提供了现代意义理论的研究路径;后者为戴维森提供了真之理论的初始表达式的理论来源。戴维森真之理论是一个纲领性的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初始表达式:“(T)s是t当且仅当p”。这代表了戴维森对真的最根本的看法。
在此基础上,戴维森真之理论展现出六个基本特征。第一,真是不可定义的。第二,真之理论的基本任务是表明真的性质。第三,真是语言一般结构的基础,是语言哲学当中唯一的、前分析的基始性概念。第四,不同的实在论观点是对真的不同认识的反映。第五,戴维森真之理论的阐发过程具有阶段性和一致性。第六,真为语言哲学指引方向,也为哲学史中语言分析传统的发展指引方向。这些特征突出体现在戴维森探讨真的三个问题中,包括对约定T理论作用的阐释、对新真之符合论的阐释、对指称概念合理用法的规范。戴维森对真的根本看法,在戴维森整个语言哲学当中具有纲领性作用。这种纲领性作用表现在它对戴维森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理论的具体影响当中,展示了戴维森真之理论、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从意义理论方面看,戴维森认为,意义理论应当采取绝对真之理论的形式,并需要对语句的意义依赖语词意义的方式进行解释。这种解释需要借用整体论的方法,在语词和句子的内涵语境层面来完成。“t指称x”“s意谓(mean)m”“s意谓(mean)that p”,这三种意义理论模式都没有完成意义理论的根本任务。整体论的语义标准难题,只有在“(T)s是t当且仅当p”模式下才能得到解决。这实现了真之条件意义理论对语言意义的一般性精确表述。
在当代形而上学方面来看,戴维森认为,约定T模式的绝对真之理论为研究语言一般结构带来进展。研究语言的最一般方面,正是研究实在的最一般方面。因此,一种形而上学的重要方法就是为自然语言揭示结构。戴维森将这种方式视为整个哲学发展历程当中至关重要的方式。人们的成功交流证明了这种形而上学方法的合理性,因为这表明人们关于世界的共同看法大多数是真的。戴维森凭借这种方法对真之条件表述中语义概念问题、概念实体问题、初始词汇和简单语句的有限性问题、隐语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促进了形而上学理论在当代语言哲学视阈下的发展。
戴维森真之理论在戴维森语言哲学思想中具有纲领性作用。戴维森对真的根本看法为他的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观点奠定基础。在面对意义理论的问题时,这种纲领性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其问题来源、理论工具和具体解决方案的实质性影响上,也表现在之后的解释理论等理论工作当中。而在某些具体形而上学问题上,戴维森取得的进展以及未能处理的问题都反映出绝对真之理论具有纲领性和开放性。戴维森真之理论的纲领性作用以及三种理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展现了戴维森真之理论的具体内涵和理论价值。在此基础上,真之理论、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三个领域的基本任务,即绝对真之理论的完善、一种明晰的自然语言语义学的建立和完备的形而上学理论的建立,在戴维森真之理论的解释下得到了统一。
穆 青
202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