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创新点

四、主要创新点

戴维森是现代分析哲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对戴维森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具体阐释了戴维森真之理论的理论内涵,论证了戴维森真之理论对其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理论产生的具体影响。

第一,本文以戴维森对真的探讨为线索,分析得出了戴维森对真的根本性认识。所根据的戴维森对真的阐释分为三个部分,对约定T理论的作用进行的阐释、对新真之符合论的阐释和对指称概念合理用法的规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戴维森对真的根本看法得到表明。这种根本看法就是:真是一个整体上不能被定义的前分析的初始概念;但经过具体限定之后,真的特性可以通过真在语言当中的具体作用得到展现;因此,人们只能在这种作用和特性的意义上建立对真的认识,并接受约定T模式(绝对真)的规范;经过具体限定,一种真之理论已经由整体上对真的定义转变成在真概念内部对其进行的相对解释;这种相对于一种解释、一个模型、一个可能世界或一个论域的真之理论,在绝对真之理论的规范之下具有实质性理论价值。这些根本认识将戴维森前后数十年对真的阶段性认识包容其中。因此,戴维森真之理论在根本看法上的前后一致性得到说明。在戴维森对真的根本看法确立之后,本文概括出戴维森真之理论的六个基本特征:一是戴维森真之理论坚持真的不可定义说。二是戴维森真之理论将其基本任务视作表明真的性质。三是戴维森真之理论将真概念视为语言一般结构的基础,是语言哲学当中唯一的、前分析的基始概念。四是戴维森真之理论将不同的实在论观点看作对真不同认识的反映。五是戴维森真之理论的阐发过程具有阶段性和一致性。六是戴维森真之理论将真视作哲学史当中整个语言分析传统的发展线索。这些特征是戴维森关于真的根本看法中的基本理论要素。

第二,本文以戴维森对真的根本性认识为基础,阐释了戴维森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观点的生成机理。在意义理论建构过程中,戴维森真之理论对意义理论的问题来源、理论工具和具体解决方案分别造成了实质性影响。其中,现代以来语言哲学的研究真的方式和成果,为戴维森提供了意义理论的基本问题。戴维森通过对塔尔斯基真之理论的改造,对语句的意义依赖语词意义的方式提出了解释。具体来说,戴维森绝对真之理论为一种真之条件意义理论提供了整体语境中语言意义的一般性精确表述。这使得戴维森意义理论得以生成。同时,戴维森对真的根本性认识和由此产生的意义理论,使戴维森形而上学理论得以生成。在戴维森看来,真为语言揭示结构,而研究语言的最一般方面,正是研究实在的最一般方面。约定T模式的绝对真之理论为研究自然语言一般结构带来进展。因此戴维森将他的绝对真之理论视为一种形而上学的重要方法。戴维森凭借这种方法对真之条件表述中语义概念问题、概念实体问题、初始词汇和简单语句的有限性问题、隐语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使传统形而上学问题得到了新的认识和进展。在“形而上学真之方法”的建构过程中,戴维森取得的进展以及未能处理的问题都反映出绝对真之理论具有纲领性和开放性。在这样的探讨之后,戴维森真之理论在戴维森整个语言哲学中的纲领性作用得到了更加明确的呈现。

第三,通过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最后揭示出了戴维森“绝对预设和相对解释”的真之理论建构方式,并且通过分析表明:戴维森只能对其真之理论采用这种绝对预设和相对解释的方式来进行构建。这是戴维森建立对绝对真概念的基本认识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戴维森首先对绝对真概念进行预设,将其设定为一种约定T模式的初始表达式,即(T)s是t当且仅当p;然后他对这种绝对真之理论的预设进行相对解释,为这种表达式提供一种基本的、可修正的理论说明。因为,对于真正绝对意义上的真,戴维森所能给出的只是一个初始表达式。而这正是戴维森真之理论当中最突出的成就所在。因为戴维森找到了一种任何真之理论都必须包含的内容,即约定T模式。在戴维森看来,无论以何种方式建立的真之理论,都必然地包含这部分内容。它对于建构任何一种真之理论以及真之理论的继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2012年)在《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1993年)一书基础上增选9篇文章,重新组织结构并充实了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