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视角下的残疾人观

三、全纳教育视角下的残疾人观

不同视角下的残疾人观蕴含着不同时代以及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对残疾人的认识和态度。视角有很多种,有社会学的视角、哲学的视角、教育学等学科的视角;也有实证主义的视角、建构主义的视角等,可以说视角是多元的和多样的,笔者从全纳教育的孕育、发展和实现的线索对社会分层、后现代以及以权利为本位的不同视角下的残疾人观进行了分析。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残疾人是距离权力中心最远的群体,也是处于层级最低的群体,他们是弱势中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残疾人被拒绝,被隔离,长期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因此,全纳教育有着孕育的文化基础和实现的必要性。在后现代思潮的背景下,认为隔离就是不平等的,在这种反隔离、反拒绝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发展了回归主流、一体化的早期全纳教育思想,残疾人要求回归社会主流中生活,他们的残疾不能构成被拒绝的理由,残疾只是他们诸多生命特征中的某一个特征。后现代的多元、个性、自由的精神实质,给予了残疾人融合和融入普通人的社会提供了价值性基础;同时,后现代的反传统、反建构、反权威、反理性、反秩序等本身所固有的生命特征又让全纳教育走入了另外一种极端,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而沦为空中楼阁。然而,历史是沉淀的,在全纳教育从发展初期到理性回归的过程中,反映了它从孕育到发展到实现的一种历史动态。在社会分层视角下,全纳教育有着孕育的必要性;在后现代思潮的视角下,全纳教育有着发展的可能性;在以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治社会,全纳教育才有着实现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