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结

(三)小结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残疾人的受教育权理想与现实还具有很大的差距,还没有实现全纳教育的思想。

第一,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权需求具有基础性,没有实现全纳教育的精神。通过以上调查访谈得知,残疾人最迫切的权利需求是受教育要求权,而非受教育平等权,但全纳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平等权,虽然受教育要求权中也可以有对平等权的要求,但作为一项具有诉权性质的权利内容,它的要求权更多的是处于对获得最基本的受教育可能性的一种要求,这与有着平等权基础的全纳教育精神相差很大的距离。

第二,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权需求具有单一性,没有体现出全纳教育的实质内涵。通过以上的访谈得知,我国残疾人对受教育权的需求还具有十分单一的特点,有的人认为要求权重要,有的人认为机会权重要,等等,而对于成功权、评价权等其他的权利内容则没有很大的认知和关注,在回答笔者设计的访谈提纲最后一项内容“对其他受教育权的看法”时,没有一个人给予笔者任何回应,这表明,无论是残疾人,还是非残疾人,他们对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内容并没有一个更立体、丰富、多元的看法和认识。然而,全纳教育精神所蕴含的多元、包容的精神实质,显然与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权需求的单一性没有达到契合的状态。

第三,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权需求的实现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达到全纳教育的状态。通过前文的分析,无论是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还是各种教育资源的支持以及教育安置环境的选择等方面,都显示出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的现实状况十分严峻。他们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他们的权利需求也同样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甚至于,很多残疾人并不知晓自己具有受教育权,当父母不赞同他们继续上学时,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维护和坚持自己所具有的受教育要求权,而只有辍学。这些痛心疾首的事实都表明,我国残疾人的受教育权需求远远没有达到全纳教育的状态。

【注释】

[1]郑功成,编.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8.

[2]郑功成,编.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1.

[3]王辉.中国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3-9.

[4]Robert F Ladenson.The zoro-reject policy in special education:A moral analysis[J].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2005,3(3):273-298.

[5]Rolf B.Fasting.Inclus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adapted education:A review of the Norwegian challenges[J].Special education,2010,1(22):179-190.

[6]Ashley Thomas King.Exclusionary discipline and the forfeiture of special education rights:A survey[J].Discipline and special education,1996,12(1):49-64.

[7]郑功成,编.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8.

[8]郑功成,编.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9.

[9]郑功成,编.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6-83.

[10]Anne Pirrie,George Head.Martians in the playground:Researching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7,33(1):19-31.

[11]Gallagher,P A.Teachers and inclusion:Perspectives on changing roles[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1997,17(3):363-386.

[12]Kenneth A Kavale,Steven R Forness.History,rhetoric,and reality:Analysis of the inclusion debate[J].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2000,21(5):279-296.

[13]Morgen Alwell,Brian Cobb.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interventions and transition outcomes for youth with disabilities[J].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2009,32(2):9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