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果中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会吓到我们

第二节 体检结果中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会吓到我们

所谓“假阳性”是指无异常者被检查为异常(没病当成有病),“假阴性”则正好相反,即有异常者被检查为正常(有病当成没病)。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检查方法都不是好方法。而从筛检的立场来看,在利弊取舍之间,宁可有假阳性,也不要有假阴性,以免筛检不到疾病,导致有漏网之鱼。

理想的检查方法最好是假阳性与假阴性都很低。假阳性低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特异性高,代表没病的正常人不易被判为有病;假阴性低的另外一种表示方式就是敏感度高,代表有病的人不易被判为正常。

例如针对100位正常人做检查,若结果有98位为正常,则其特异性为98%,假阳性为2%;若针对100位病人做检查,结果有80位异常,则其敏感度为80%,假阴性为20%。

所以,了解假阳性和假阴性比率,将有助于判断体检结果的可靠程度。

另外,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其敏感度和特异性,不同机构所使用的采检工具、仪器、试剂等各不相同,敏感度与特异性必然不同,这就是不同的检测机构会产生不一致的检测结果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