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偏执性精神病

三、偏执性精神病

(一)什么是偏执性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是一组病因未明,以持久、系统且比较固定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的总称。患者的行为、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无幻觉或偶尔出现幻觉;病程长而无明显的精神衰退;能保持良好。

(二)偏执性精神病临床表现

▲被害妄想

▲疑病妄想

▲嫉妒妄想

(三)偏执性精神病的治疗

1.药物疗法

急性妄想发作首选精神科药物治疗;妄想症主要依靠药物,但对不同类型的妄想症,应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抗精神病药是其中一类首选药物。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可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如果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包括出现精神病后的抑郁症,便可使用抗抑郁药物。

(1)常用的药物有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富马酸喹硫平等。

(2)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奥氮平:主要有体重增加、嗜睡。

氯氮平:头晕、乏力、嗜睡、多汗、流涎、恶心、呕吐、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等。

利培酮:失眠、焦虑、头痛、头晕、口干、身体僵直、流口水、坐立不安等。

舒必利:失眠、早醒、头痛、烦躁、乏力、食欲不振、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

富马酸喹硫平:困倦、头晕、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口干等。

2.心理疗法

对理智和兴趣没完全丧失的患者采用工娱疗法:

体育疗法

▲绘画疗法 


▲音乐疗法

▲手工疗法


▲阅读疗法

▲劳动疗法

▲兴趣疗法

(四)如何预防病情复发

1.病情复发的症状:

①脾气暴躁、打人、骂人等。

②经常失眠。

说话做事怪怪的,大家都看不明白。

④孤僻、不说话、不与人交往等。

2.如何预防?

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发现上述冲动、发脾气、睡不着、行为怪异、孤僻等症状时,及时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治复发。

②减少诱发因素。

家属应帮助患者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常与患者谈心,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帮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心。

③坚持定期门诊复查。

一定要坚持定期门诊复查,以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做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复查一次,特殊情况可打电话咨询),使医生连续动态的了解病情,让患者经常处于精神科医生的医疗监护之下,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量。

(五)家属应该怎样照顾患者

1.精神科药物的保管。

药物专人保管,最好锁在柜子里,看着患者把药吃下去。

2.怎样保证患者的安全

患者常常看上去像个“正常人”,不打不闹,说话也很有条理。但必须警惕,此型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妄想,偶尔伴有幻觉。在妄想、幻觉的影响下,患者可能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行为。患者听到的常常是令人不愉快的谈话内容,看到的常常是令他恐怖的景象。因此,家人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尽量不要惹患者生气,保管好患者周围的危险物品。

3.患者不吃饭怎么办?

在病情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被害妄想、幻嗅、幻味而拒绝吃饭,可以让患者自己做饭;若自罪妄想的患者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配吃饭,对这样的患者可将饭菜搅拌在一起,让患者误以为是残羹剩饭而把饭吃下;也可以带患者到餐厅和大家一起吃饭。

4.怎样保证睡眠质量?

①白天可以做适量的运动。

②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5.如何防止衰退?

①帮助患者交朋友,首先取得患者信任,以便了解患者的幻觉、妄想内容。当患者叙述妄想内容时,要耐心倾听,不能与患者争辩妄想内容的真实性。

②避免当着患者的面与他人耳语,以防引起患者的疑虑或反感,加重其妄想症状。当被作为妄想对象时,不要过多解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接触,注意安全。若患者听到某个地方有声音在骂他、攻击他,而情绪激动时,可将患者带到那里,证实确实无客观事实存在,并做好说服患者的解释工作,缓解患者的情绪。

③带患者体验日常的生活方式,如:坐公交、逛公园、逛超市、爬山等,可以帮助患者避免与社会脱节,从而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6.婚孕知识

偏执性精神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服药期间怀孕,药物会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建议病情稳定2~3年后方可考虑生育问题,怀孕前2~3个月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