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肾结石
1.肾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肾结石是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发生于青壮年,左右侧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2.得了肾结石有什么表现呢?
多数得了肾结石的患者可能起初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表现。其实,肾结石疾病的临床症状的有无以及明显与否,均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形状、部位及有无尿路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因素。40%~75%的肾结石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结石较大,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引发的绞痛,常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结石但常始发于肾,肾结石形成时多位于肾盂或肾盏,可排入输尿管和膀胱,输尿管结石几乎全部来自肾脏。
3.肾结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①蛋白质过量:
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比重这么大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会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不能及时通过肾脏把多余的蛋白质排出体外,便为肾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②草酸积存过多:
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土豆、李子、桔子、番茄、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
③脂肪摄取太多:
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吃多了体内脂肪必然增多,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④糖分摄入增高:
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就会产生反作用,尤其是乳糖,它能更好地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为结石形成创造条件。
⑤尿中结晶形成的抑制物减少:
正常尿液中含有某些物质能抑制结晶的形成和生长,如焦磷酸盐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黏蛋白和枸橼酸则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尿中这类物质减少时就会形成结石。
⑥过饱和状态的形成:
见于尿量过少,尿中某些物质的绝对排泄量过多,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和磷酸盐等。
⑦嘌呤代谢失常:
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而形成结石。
⑧不良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运动过少,活动过少,也容易出现结石。
4.如何预防?
①多喝水:预防肾结石很重要的是多喝水,这有助于将有害的化合物从肾脏中排出。
②少吃盐:过量的钠摄入也会使尿液浓缩,使结石形成的可能性更大。
③吃蔬菜: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尿液的pH值,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④摄入适量蛋白质:高蛋白饮食,会降低尿液的pH值,会使肾结石的可能性更大。
⑤摄入足够的钙:低钙饮食也是一个危险因素。这一事实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肾结石往往含有大量的钙,这似乎表明钙摄入过多才是罪魁祸首,但事实恰恰相反。当你的饮食中钙含量较高时,消化道吸收的钙会减少,尿液吸收的钙也会减少,获取钙的优选方法是食用各种含钙食物(如乳制品、绿叶菜、鱼罐头)。另一方面,以膳食补充剂的形式一次性摄入您所需的膳食钙,可能会稍微增加您患结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