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甜蜜的负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当身体不能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出现了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细胞分泌的激素,人体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并作为能量使用。胰岛素产生衰竭,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两者共同作用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引起身体长期损害以及各种器官和组织的损伤。
那么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 (200 mg/dl),(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空腹血糖≥7.0 mmol/L (126mg/dl),(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或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及糖代谢来明确诊断。
【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1)制定总热量: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简单计算一天所需的热量。首先测算理想体重,公式是: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人员状态来测算所需热量,休息状态下是每公斤体重25千卡,轻体力活动是每公斤体重30千卡,中体力活动是每公斤体重35千卡,重体力活动为每公斤体重40千卡,儿童、孕妇、消耗性疾病、体重低者等应适当增加热量,肥胖者要适当减少热量。
(2)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脂肪约占总热量30%。
(3)每餐热量合理分配:按食品成分将上述热量分配换算为食物重量,并制定成食谱,每日三餐热量可按1/5、2/5、2/5分配。
(4)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严格定时定量进食;严格限制各种甜食;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应补充少量食物,防止低血糖;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一次,如果体重改变>2kg,应告知医生。
2.休息与运动指导
(1)运动锻炼的方式: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等。
(2)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运动应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本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病情和用药情况以备急需;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3.口服降糖药物指导
(1)指导如何正确服药,及时纠正不良反应,如磺脲类药物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同时还有程度不同的胃肠道反应等;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纳差、呕吐、腹泻等。
(2)观察血糖、尿糖、尿量和体重变化,评价药物疗效。按时进餐,切勿提前或推后。
4.胰岛素注射指导
遵医嘱准时、足量注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应当注意正确的注射部位和消毒方式,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严重或患有I型糖尿病,需要使用胰岛素来进行降糖治疗,但是注射胰岛素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注意:
①注射部位的选择:胰岛素分为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等,各种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是存在差异的。包括腹部、上臂、大腿前外侧以及臀部,患者应当选择最佳的注射部位,而且应当注意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交替轮换注射,以免同一位置会形成红肿硬结。
②注射胰岛素之前要注意洗手,并且注射部位需要进行消毒,使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以免导致感染的发生。
③注射时轻轻捏起皮肤后,使用短针垂直进针,如果患者使用长针,需要倾斜45度进针,快速进针,以免疼痛,然后停留十秒,完成注射最后拔出针头。
④注射针头更换,每注射一次要更换一次针头,避免针头重复使用。
5.生活指导
(1)皮肤处理:
①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皮肤感染。
②选择质地柔软、宽松的内衣。
(2)呼吸道、口鼻腔的护理:
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与肺炎、感冒、肺结核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②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做到睡前、晨起刷牙。
(3)足部护理:
①每天检查双足一次,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红肿、水泡、溃疡等情况;
②冬天注意足部保暖,经常按摩足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③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
④预防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