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自新

十五、自新

【解题】

自新,就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左传》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并非完人,成长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犯错误,可一旦醒悟,有勇气改过,并重新进入正常轨道也是可喜可贺之事。改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世人对自新改过之人要有包容接纳的胸怀。本门2篇,我们均选。

【原文】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惟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1)

【注释】

①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吴时为无难督,晋时为御史中丞。②所患:患,祸患,视为祸害。③义兴:今天江苏宜兴。④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常居深渊,能发洪水。实应为鳄鱼。⑤邅迹虎:跛足老虎。⑥横:横暴,放纵。横暴的人或物。⑦剧:极,甚。⑧或说:或,有人。说,游说,说服。⑨冀:希望。⑩里人:同里的人,同乡。⑪人情:人心,众人的情绪、愿望。⑫吴:江苏省苏州市。⑬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⑭平原:指陆机,曾为平原内史。⑮清河:指陆云,曾任清河内史。⑯蹉跎:虚度光阴。⑰朝闻夕死:语出《论语》“朝闻道,夕死而已”。指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不遗憾。意为学无止境。⑱令名:美好的声誉。⑲彰:明显;显著。⑳改励:改过自勉,努力上进。

【品读】

人生活中,孰能无过?关键在于“过则勿惮改”!周处父亲去世得早,可能缺乏管教,年轻的他任性纵情,蛮横无理,成了乡里一大祸害。可惜,他自己并不觉悟,没有感受到同乡对他的态度。周处虽恶,良心并未泯灭,当他得知蛟和虎祸害百姓时,毫不犹豫地去除二害。周处勇猛,他先打死老虎,又击蛟。与蛟搏斗异常艰难,同沉浮水中三日三夜不说,而且被拖行数十里,最终没放弃,这才灭了乡间大害。正因为心存善意,他得知自己也为一害时,幡然悔悟去拜访二陆兄弟,去寻找改过的机会和途径。有了正规的教育,也就步入了正常的轨道。在陆氏兄弟帮助下,周处开始孜孜不倦地学习,不仅培养了仁义刚烈的志气,而且也有文才。不仅讲求忠信,也注意克制自己,磨炼耐性。一年后被吴国征召,出仕任东观左丞。西晋时,周处为御史中丞。在位期间,他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周处的作品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也曾撰集吴国历史。特别要说的是《风土记》,它记载了地方风俗,我们今天在民俗研究中考察端午、中秋习俗时,还会参考到它。

【扩展阅读】

导言:周处改过成为国家栋梁,最终以身殉国,名垂千古。

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夏侯)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处曰:“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将战,处军人未食,(司马)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梁黍,期之克令终。”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卢)播、(解)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追赠平西将军。(《晋书·周处传》卷五十八)

【原文】

2.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锋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耶?”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2)

【注释】

①戴渊:字若思,东晋广陵(今江苏省淮安市)人。②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③行检:品德、操守。④攻掠:袭击,掳掠,夺取。⑤赴假:销假赴职。⑥辎重:行李。⑦据:依靠,靠着。⑧宜:合适,适宜。⑨锋颖:杰出,不同一般。⑩鄙事:鄙俗琐细之事,此处指打劫。⑪辞厉:声音高而急。⑫弥:更加。⑬定交:结为朋友。⑭作笔荐:写信推荐。⑮过江:晋王室南渡,指东晋。

【品读】

戴渊弃恶从善,陆机功不可没!

戴渊少年时也是缺少严格管教,任性使气,他的所为和周处不同,周处仅仅是称霸乡里,他却是抢劫犯罪。但他又不同于土匪游勇,而是有组织、有指挥的行为。抢劫陆机的客船时,岸上的戴渊镇定自若,靠着胡床指挥有度,丝毫不乱。在陆机眼里,作恶的戴渊神态杰出,不同一般,显示出超凡的指挥才能。于是,陆机遥向戴渊说道:“卿有如此才华,还要抢劫吗?”危急形式,却因陆机一句话而发生逆转:戴渊醍醐灌顶一般,幡然悔悟。于是投剑于地,二人结为好友。在陆机推荐下,戴渊开始在赵王伦手下任职,后来王敦之乱时被杀。

戴渊的祖父是将军,父亲是会稽太守,官宦子弟却行抢劫之事并非为钱财。粗豪任性的戴渊如同今天的问题少年,聪明又不服正经管教,他的抢劫是迷失自我的一种沉沦方式。历史上陆氏兄弟可谓是成功的教育家,陆云使周处回归,这里陆机又使戴渊成为栋梁之材。面对抢劫,陆机临危不乱,慧眼识人而发现了戴渊的军事才能。简洁一语,诚恳又锋利,切中要害,使戴渊与之成为朋友。

今天现实生活中也有周处、戴渊。我们真希望如陆氏兄弟的师长多一些,真诚而理智,能使不良者从善,使他们成材。

【扩展阅读】

导言:戴渊有侠义之气,王导以山岩来形容其神情严峻。

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世说新语·赏誉》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