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宠礼
【解题】
宠礼,就是宠爱一个人而给予其非常的礼遇。若能得宠,必会邀宠,有的人为得君王眷顾也是用尽了心思。但,某若有才,君亦重之。重之则给其好的待遇,才能与待遇相称这也是大善之事。6则中选1则欣赏。
【原文】
孝武①在西堂会②,伏滔③预坐。还,下车呼其儿④,语之曰:“百人高会⑤,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⑥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5)
【注释】
①孝武:东晋皇帝司马矅。②会:高会。③伏滔:字玄度,平昌安丘人。生卒年不详。东晋人,任桓温参军。④其儿:伏滔的儿子伏系,字敬鲁,仕至光禄大夫。⑤高会:泛指大规模的聚会。⑥故:的确,确实。
【品读】
在百人大聚会中,伏滔仅因皇帝问候了一声便得意异常,回家一下车就喊来儿子,一脸得意地夸耀:“今天百人聚会,皇帝还没坐定就先问:‘伏滔在哪儿?在这吗?’这确实是从来没有过的啊。我在外为人,在家当爹到这种地步,咋样?”伏滔太媚,一时得显便飘飘然,迫不及待地炫耀,失了骨气。其实,不知伴君如伴虎,今天夸你,明日贬你,官场上沉浮上下全由皇帝心情,即使是明君贤主也保不定一时意气用事。司马矅在位时间不长,在谢安等人辅佐的时期,东晋小有中兴气象。但若由伏滔这样的人主事,想必也成不了忠谏之臣。难怪当时另一位名士袁宏听到旁人将他与伏滔相提并论,心中羞耻不已。
人一旦得到机遇,几人能泰然处之?古人如此,今人也不免。“文化大革命”时,某人与主席握手后,竟十多天不洗手。周边群众听说他与主席握过手,就如朝圣一样涌到某人家里和他握手,再沾福泽。国人如此,国外也不免,邻居朝鲜军事展览馆中有一25岁的女解说员,其最高首长来视察时和她握了手,天性爱干净的女士竟然半年没洗手!
一人媚权势便没了骨气,若人人仰视权力,那整个民族媚势无骨便是最大的危险了。
【扩展阅读】
导言:伏滔文章有佳作传世,不妨一读。而袁宏轻视伏滔一事史书有载。
1.伏滔赋一篇:
长笛赋(并序)东晋·伏滔
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之所作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柯亭之观以竹为掾,邕仰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奇声独绝,历代传之,以至于今。
灵禽为之婉翼,泉禽为之跃鳞。远可以通灵达微,近可以写清畅神。达足以协德宣猷,穷足以怡志保身。兼四德而称隽,故名流而器珍。(《初学记》十六引两条)
2.(袁宏)虽被温礼遇,至于辩论,每不阿屈,故荣任不至。与伏滔同在温府,府中呼为“袁伏”。宏心耻之,每叹曰:“公之厚恩未优国士,而与滔比肩,何辱之甚。”(《晋书·袁宏传》卷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