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汰侈
【解题】
汰侈,骄奢,放纵之意,简单讲就是在权势或钱势支配之下,随意享乐,恣肆放纵,彼此逞强斗富。魏晋贵族掌握了大量财富,生活优渥,于是,在平淡生活中争相斗富,寻求刺激,不恤劳作的勤苦,更不惜物爱生,将特权表现到了极致。12则故事,此选1则。
【原文】
石崇①与王恺②争豪③,并穷绮丽,④以饰舆服⑤。武帝⑥,恺之甥也,每⑦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⑧,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⑨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⑩,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⑪比甚众。恺惘然⑫自失。(8)
【注释】
①石崇:字季伦,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省)人。西晋文学家。官至侍中、征虏将军、荆州刺史。②王恺:字君夫,西晋时期外戚、富豪,任龙骧将军,领骁骑将军,加散骑常侍,后官至后将军。③绮丽:华美艳丽;鲜明美丽。⑤舆服: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古代车舆与冠服都有定式,以表尊卑等级。此处为车马衣服的总称。⑥武帝:晋武帝司马炎。⑦每:常常。⑧扶疏: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⑨如意:器物名。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再,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⑩恨:遗憾。⑪许:如此,这样的。⑫惘然:失意的样子。
图25 清·文竹嵌玉荷花鸳鸯如意
【品读】
这则故事细读起来就会发现,对人物神情的变化写得非常鲜活。王恺由得意、张扬、遗憾、气愤到失意的过程都清晰地显现了出来。
王恺和石崇常常斗富,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有皇帝为后盾,斗富斗得热火朝天,花样翻新。和今天人的比斗一样,先是比服饰,再到车马、房屋,再往后,就是玩一些珍稀宝物了。生活细节中,二人仿佛也赛着来:王家用“饴糒澳釜”,就是用饴糖、干饭涮锅,石家烧蜡烛做饭。王家用紫丝绸做四十里的夹道屏障,石家就用丝锦围五十里。石家以花椒涂墙,气味芬芳,王家墙就用红色的石脂来装饰,晶莹夺目。石崇有金谷园,王恺的宅院大而深邃,能让不熟悉路的侍者迷路几天,差点饿死。
一次,皇帝给王恺一树二尺高的珊瑚,珊瑚枝条繁茂且疏朗,特别漂亮。王恺得意坏了,忙不迭地展示给石崇看。哪想到,石崇看了,就拿手里把玩的铁如意打了上去,“叭”一下,美丽的珊瑚随之而碎。王恺急了,觉得石崇就是嫉妒他的宝贝,一下子“声色甚厉”。我们可想王恺的样子:脸色铁青,甚至气变形了,口里肯定骂了起来。再看石崇,不慌不忙地说:“不要遗憾,我还你。”然后命人搬珊瑚来,有三尺的、四尺的,树树枝条漂亮,世上罕见,而且有六七个。像王恺那样的珊瑚更多!王恺一下子泄气了,灰溜溜失意到了极点。
王恺得意是由皇帝外甥帮助,但他没料到,石崇富比皇帝。
石崇富,除金谷园中的宴会让后人钦羡不已外,日常生活中也尽显奢侈。除用蜡烛烧饭外,厕所里也有十多个穿着华美、盛装的婢女侍奉。她们除了手捧甲煎粉、沉香汁这样的香料外,还有新衣服。凡来如厕,出去时就可换新衣服。一个厕所奢华到了极致,但除了王敦,谁好意思去?但这样的装饰也就会让人误以为内室了。刘寔如厕,见里面有绛纱帐大床,厚软漂亮地毯,还见婢女拿着香囊站立,急忙退了出来。见到石崇就说:“不好意思,刚才进到你的内室里了。”石崇说那就是厕所。
石崇比皇帝还富,要知道他致富的方式也极不地道,《晋书》说:“石崇为荆州刺史,劫夺杀人,以致巨富。”为一方刺史,不保一方平安,却做打劫之事,荆州怎有安定!爱财,却取之无道,为富便也不仁了。石崇家里宴请客人时,常常让美人敬酒,客人若不喝,便杀美人。本是高兴的宴饮,石崇却以杀人为乐,魏晋讲自由的时代,也是残忍异常的时代。
在武帝司马炎时期,天下相对安定,整个社会崇尚奢侈,富比皇帝的也就不是石崇一个了。比如,王济王武子,他也是巨富。洛阳寸土寸金,他就能买一大块地,仅仅也就用做马场。王武子是武帝的女婿,一次,晋武帝到王家做客。盛食物的器皿都是琉璃的,琉璃都是从西域来的,属于进口货,价格极贵。倒酒端菜的婢女一百多人,个个穿的也是绫罗绸缎。席上有一盘蒸乳猪,味道异常鲜美,皇帝很奇怪,就讨问其中的奥妙。结果,王武子告诉皇帝,做菜用的小猪全用人奶喂养的!皇帝听罢,心里也一下子失衡了,饭没吃完就走了。这种方法,连王恺、石崇都不知道。
财富都聚集在了少数人手里,整个社会都崇尚骄奢浮靡,西晋滑向末路也是不免。
【扩展阅读】
导言:石崇表现的是富、奢,可让人看到的是刺目的鲜血和令人发指的残忍。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世说新语·汰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