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风暴
夏季的暴风雨总是令人措手不及,上午骄阳似火,下午狂风暴雨。兔年夏季,比暴风雨来得更猛烈的是北水楼市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风暴,这场风暴来得毫无征兆,来得太过猛烈,让北水楼市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寒冷的冬季。事实上,它的影响比寒冬还要大,它导致楼市进入了冰封期,房地产行业结束了十五年的辉煌历程。
大风暴的导火索是“减肥钢筋”事件。“减肥钢筋”是指开发商为降低成本将正常规格的钢筋拉长后再使用,这种钢筋建造出来的房子,一旦发生地震,容易垮塌,楼越高,危险越大。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对“减肥钢筋”是没有概念的,也不会想到它和自己能有什么关系。新闻报道让大家对“减肥钢筋”有了认识,他们也迅速给出了反应。
北水的“减肥钢筋”事件上了央视的《焦点访谈》之后,涉及的房地产企业很快就被维权的业主包围了,愤怒的业主冲进房地产公司,打、砸、吵、闹,要求退房,要求补偿,企业的员工都吓跑了,负责人也不敢露面。业主们打着横幅到市政府上访,要求政府出面解决他们的住房安全问题,严惩房地产开发商的无德行为。政府答应会出面解决,也有专家出来声明:“‘减肥钢筋’不会对房屋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它们不用在承重墙上,对房屋的使用和寿命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请大家放心。”但业主们仍旧愤怒难平,他们认为这是在为开发商开脱,他们要求把房子推倒重建,或者退房补偿他们的购房款。连续多天,业主们都在北水市政府门口静坐示威。
北水市中心城区的街道上,白色的横幅和游行的队伍成为夏日街头的醒目景观,有的人晕倒了,躺在马路上,有的人搬把凳子,坐在那里。交通一片混乱,城市上空飘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好像随时会燃起一场大火,将这一切烧毁。
北水市政府成立了“减肥钢筋”事件调查组,答应会给业主们一个交代。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发生,北水市政府下令所有房地产企业停工接受检查,检查合格再复工,不合规定的楼盘要停建。业主们总算被安抚住了,他们在家里等待消息,等待最终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北水楼市似乎也被按下了暂停键,大小房地产企业都被责令停工,复工时间无法确定。
天益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曹稳的心就像在热油里煎着,疼痛到麻木、没有知觉,在家里,他被岳父劈头盖脸地骂,说都是因为他得罪了杨剑才导致了这场行业灾难,公司的损失起码在千万以上。在外面,北水市的领导干部,从上到下,哪怕是一个小科长也能给他脸色看,说是他们公司影响了整个北水楼市的发展。还有些业主到公司闹,到家里闹,到妻子齐林的旅行社闹。他们一家都不敢住在家里,到处都是围堵他们的人,整日过得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安。他后悔自己当初挤对了杨剑,也很恼恨杨剑的报复。他做梦也没想到,杨剑居然会使这种损招儿,让他想哭都哭不出来。这时候,他想的都是公司的事,想的是如何收拾杨剑,他未料到,“减肥钢筋”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很快就引起了一场金融行业的风暴。
北水楼市停工接受检查,煎熬的不只是房地产行业,还有北水那些大大小小的投资担保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大多都把钱借给了开发商,以高于银行收益多倍的利息从老百姓手中吸收资金以后,再以更高的利息借贷给开发商,从中赚取差价,这是他们的生财之道。楼市停工,开发商还不上钱,他们就没有钱付放款人利息,放款人收不到利息,就到投资担保公司取钱。
开始时,投资担保公司还能偿还一些,当所有放款人都来讨钱时,他们就招架不住了,开始是推诿拖延,然后是东躲西藏,最后干脆停业关门,逃之夭夭。拿不到钱又找不到人的老百姓,又开始到北水市政府上访,请政府帮他们维权。
北水市负责处理此事的官员生气地说:“你们存钱时,拿高息时,谁想过政府?报纸、电视上多次说,不要相信非法集资,那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你们偏不听。现在出了事了,都来找政府了,你们让政府怎么办?”老百姓也有自己的理由:“政府没有干涉过投资担保公司开门营业,工商局给他们发营业执照,不就是承认了他们的合法性。现在他们卷款外逃,政府能任他们逍遥法外吗?政府不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当官的不是人民的公仆吗,天天喊着为人民谋幸福,现在人民求上门了,难道政府要置之度外吗?”
上访游行的人群中,除了普通老百姓,还有一些公务员和小干部,他们也夹杂在队伍中,声嘶力竭地喊着口号:“还我血汗钱!严惩犯罪分子!”申文才也在队伍里,他现在连班也不上了,天天跟着队伍维权。他妻子因为几十万元砸在投资担保公司里要不回来,已经气得住进医院了。医院里,有好多像他妻子这种情况的老人,都是把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放在了投资担保公司,现在却连一分钱都要不回来,这怎么能不让他们难受痛苦呢?他们一边痛心疾首地骂骗子,骂政府不作为,一边又希望政府能为他们讨回血汗钱。申文才的头发已经掉光了,他曾经埋怨过妻子,但他也知道,再吵闹也于事无补,只能寄希望于政府,他不相信政府能不管这事。见到朱家高也在维权的人群中,他的心里稍稍平衡了些。他听说朱家高自己在八方投资担保公司存了三百万,还有九百万是借的朱金芳的,总共放进去一千两百万,另外又介绍亲戚朋友共放进去三百来万,算下来,他身上有一千五百多万的债务,这一次他栽的跟头比谁都大。
朱家高简直是生不如死,他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失去了思想和灵魂。这几年,他过得不太平,夏书海一直在举报他。他心里清楚,在经济上翻了身的夏书海,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这辈子都会盯着他、咬着他,让他不能安生。
去年年底,夏书海在网上实名举报他,引起一片哗然。央视《法制中国》栏目的记者来北水采访,了解到此案件后非常震惊,认为这是一个公检法干部谋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典型大冤案,并对此进行了报道,全国两百多家地方电视台转播,社会反响应强烈,全国最高检下发了查询函,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此案进行审查。他当时吓得不轻,想着自己要完蛋了,就通过干爹的关系活动,又花了一大笔钱,总算把事情摆平了。
他打算办完退休手续之后,把放在老朋友吴庆义那里的钱取出来,去国外和妻儿团聚,从此以后,摆脱这种忐忑不安的生活。在北水,他每天都感到恐惧,总觉得自己有一天会成为阶下囚,受到法律的惩罚。甚至,他每走一步路都要警惕地四下张望,看有没有可疑的人出现。他常常觉得信正公司的股东们会暗害他、报复他,这也是他打算远走高飞,离开北水的主要原因。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的钱打了水漂,这让他如何甘心。他一面去政府上访,一面不断地找吴庆义讨账,他不甘心落个这样的下场,既落不到钱,又毁了名誉。他清楚地知道,为朱金芳的离婚财产争夺大战,他在昔日的同事、朋友眼中成了小人,他们心里已经不再尊敬他,只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退休,再加上他舍得花钱维护关系,所以他们才没在面子上表现出不敬来。他的人生似乎已经输了,自从和朱金芳有了关系,他再也直不起腰了,在精神上他已经变得矮小、变得卑劣了。
他根本没想到,北水市的这场楼市风暴,会像一个极大的漩涡一样,把他卷入其中,让他生无可恋,却又不甘心就此罢休。他的命运,如魔幻一般,已经到了他自己无力掌控的地步。晚节是保不住了,只求能保钱保命。金钱是他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昧着良心换来的,他必须保,没有了金钱,他的生命似乎也就失去了意义。保钱就是保命,金钱就是他的命,他可以为此放下一切,尊严、信誉、名声,只要能得到金钱,他可以用尽一切手段,不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