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高士李纨

16
贾府高士李纨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听到了众仙姑演唱的十二支仙曲,其中,在《终身误》里,曹雪芹把薛宝钗比喻成“山中高士晶莹雪”。

《红楼梦》中,薛宝钗也是以教母的身份出现的,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琴棋书画,外至生意买卖,无所不通,无所不懂。最后,连一向认为她藏奸的林黛玉也改变了看法,两人成为好友。看似薛宝钗做人很成功,得到了贾母、王夫人及丫鬟婆子们的称赞,可结局却是“金簪雪里埋”,落得个凄凉悲惨的结局。

在贾府,还生活着另一位高士,确切地说是隐士,这个人就是李纨。作者在第四回书的开头就对她作了一番介绍:“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在贾府生活的每个人,感情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这群生活在富贵温柔之乡的人总是不甘寂寞,在满足了物质欲望的同时,饱暖思淫欲,想尽办法寻找目标与猎物,以满足心中的情欲。

贾珍与秦可卿,贾琏与多姑娘及鲍二家的,贾芸与小红,贾环与彩云,宝玉与袭人,司棋与表弟潘又安,他们或明或暗,总是情与情相逢,欲与欲纠缠。

同性之间也有一些表述。宝玉与秦钟,贾琏与小厮,薛蟠与柳湘莲,甚至凤姐与平儿。贾琏不在家时,两个人睡在一起,如何胡乱睡下,都有些不明不白的交代,想必说些体己话,有些身体接触甚至抚慰也是正常的举动。

而有个人既不能有异性的爱恋也得不到同性的抚慰,这个人就是李纨。荣国府二房贾政的长公子贾珠的寡妻。

生活在贾府的李纨失去丈夫后,守着唯一的儿子贾兰生活。从太婆婆贾母的疼爱到当家人王熙凤的抱怨,从贾政对贾兰与宝玉、贾环的一视同仁可以看出,李纨的生活是优渥的。

书中第四十五回,借凤姐之口说出李纨优渥生活的来源。当李纨领着小姐们去向凤姐要海棠诗社的活动经费时,凤姐说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

贾母对李纨也是关照有加。在替凤姐过生日的时候,贾母还说李纨寡妇失业的,拉扯个小子不容易,替李纨出了十二两银子。

贾政对贾兰这个嫡长孙也是惦记的。书中第二十二回,写贾府一家大小吃酒猜灯谜,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给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在第七十五回,写贾府中秋夜宴,贾宝玉、贾环和贾兰都作了诗,贾政对于贾宝玉和贾环的评价是这样的:亦觉罕异,只是词句中终带着不乐读书之意,遂不悦道:“可见是弟兄了。发言吐意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妙在古人中有‘二难’,你两个也可以称‘二难’了。只是你两个的‘难’字,却是作难以教训之‘难’字讲才好。哥哥是公然以温飞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为曹唐再世了。”而独对贾兰,贾政的反应是这样的:看了喜不自胜,遂并讲与贾母听时,贾母也十分欢喜,也忙令贾政赏他。

第七十八回写贾政命贾宝玉、贾环和贾兰作诗赞林四娘,对于三人的诗,虽然总体肯定,但评价也是不同的。对于贾兰的是“稚子口角,也还难为他”。一句“也还难为他”,赞扬小小年纪的贾兰能作出这样的诗,在同龄人中实属出类拔萃。

因为失去了丈夫,按照贾府的规矩,李纨只能清清静静地守节,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管家位置也被王熙凤把持,平时只是领着小姐们读书、写字、做针线和抚养贾兰,没有财权也没有人事权。不像王熙凤,嚣张跋扈,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贾母喜欢王熙凤,称她为猴儿,也给她脸面,张罗着为她过生日。王夫人把管家的权力交给了王熙凤,也是看准了她杀伐决断的才能和对自己的忠诚。此外,还有王子腾替她撑腰,使得在王熙凤看来:什么事儿都不是事儿,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完事儿。

在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时曾对净虚说过:“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可后来,王熙凤自己也认为:“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看来凤姐也是有惧怕的。

后来,凤姐怀了一个哥儿,六七个月流产了,按照曹雪芹的因果报应之说,不能不说是老天让她命中无子。

在《红楼梦》中,李纨却没有凤姐那么张扬,虽有几次出场担当重要角色,比如任海棠诗社社长,比如凤姐病了帮忙料理家务,但却如林黛玉初入贾府一样,路不敢多走一步,话不敢多说一句。为什么?是为了保全自己,保全儿子贾兰。

在成立海棠诗社时,李纨领着小姐们去向凤姐要银子。凤姐正忙着,李纨笑道:“这些事我都不管,你只把我的事完了我好歇着去,省得这些姑娘小姐闹我。”

当第四十九回,宝玉和湘云要吃鹿肉时,李纨等忙出来找到他俩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宝玉笑道:“没有的事,我们烧着吃呢。”李纨道:“这还罢了。”只见老婆子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来,李纨道:“仔细割了手,不许哭!”

在凤姐生病,协助凤姐管家时,李纨也是按旧例行事,不像探春一心想干出点名堂,好得王夫人的赏识。赵姨娘的亲兄弟死了,李纨已经要赏四十两银子,可探春偏偏要改过来赏二十两银子。李纨也不跟探春计较,随了探春的意。

当大家赏雪作诗时,看见栊翠庵盛开的梅花好,李纨由于讨厌妙玉的为人,打发宝玉去讨。

可见,李纨在贾府每遇到事,总是要避过风头,实在避不过,也是明哲保身,尽量做到中规中矩,免得落得长辈们的埋怨。

李纨受贾母的关照,贾兰受贾政的器重,但却都受到王夫人的冷落。整篇《红楼梦》没有看到王夫人对李纨的关心、对贾兰的疼爱。这冷落来自李纨的丈夫贾珠的死。贾珠的死,在王夫人看来是李纨的失职,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大儿子。

从贾宝玉的生活来看,就是一个扇坠、荷包,袭人都要仔细经管。贾府的少爷们在大了成家前,屋里要放两个人充当姨娘,来照顾引导他们的生活。可见,贾珠的生活也是丫鬟、奴才一大堆,被照顾得周到又细致。从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来看,女人存在的价值就是相夫教子,这两个职责中,李纨有一项没做好:相夫。

不仅没有相好夫,丈夫还死了,这不能不说是李纨的最大过失。因此,贾府嫡长子在李纨的手里病死了,王夫人便再也不信任李纨了,把管家的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明则让其安静守节,实则是对其非常厌弃。在凤姐病了,李纨管家时,王夫人还派上探春、宝钗协助,最后李纨成了摆设。

没有了王夫人的信任与疼爱,李纨更要做好女人的第二件事:教子。

李纨非常重视对儿子贾兰的教育。一方面,是对贾兰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贾兰很小就要上私塾。在第九回,顽童闹学堂时,贾兰就跟宝玉在一起上学,可见贾兰启蒙教育之早。

另一方面就是对贾兰做人方面的教育。也是在第九回,顽童闹学堂,贾菌也要参战,贾兰极力劝贾菌:“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在第二十六回,书中写宝玉百无聊赖,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李纨是想把贾兰培养成一个文武全才。

就在贾府的子孙们忙着爬灰、结交优伶、讨好小厮、奸淫小姨子、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的时候,荣国府最小的一个子孙却在奋发图强。后来贾兰能够“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与李纨的不幸境遇、不懈教育是分不开的。

李纨是有才情的,成立海棠诗社时任社长,连宝玉都说:“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在评价黛玉和宝钗的诗时,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

李纨也是有激情的。在第六十三回,怡红院众人为宝玉单独过生日,请来大观园的小姐们等。黛玉因笑向宝钗、李纨、探春等道:“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往后怎么说人。”李纨反驳道:“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无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

后来大家玩占花名、掷骰子,探春得到一签,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探春不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一杯下去。后来袭人得到一签,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黛玉因向探春笑道:“命中该着招贵婿的,你是杏花,快喝了,我们好喝。”探春笑道:“这是个什么,大嫂子顺手给他一下子。”李纨笑道:“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众人都笑了。

才情与激情一旦和不幸联系起来便成了桎梏,使李纨时时想起自己只是个死去了丈夫的女人,什么风花雪月都与自己无关。唯有把这些才情与激情禁锢起来,才能平息内心的起伏。唯有以槁木死灰一般的面目来示人,才能博得同情与怜悯,才能有生存与立足之地。

李纨的青春在贾府流逝,这青春是寂寞的,正如一朵鲜花刚刚绽放就凋零。因此李纨同情平儿。平儿虽是贾琏的通房丫头,一年二年间才有那么一次机会与贾琏同房,还要被凤姐掂来掂去。在李纨看来,平儿与自己同样是孤独、不幸之人,平儿有丈夫等于没有,得不到什么慰藉。

因此,在第四十五回,李纨为了诗社的资金带着姑娘们去跟凤姐要钱,抢白凤姐时也顺便为挨凤姐打的平儿争得脸面。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忖度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平儿的为人也深得李纨的钦佩,她渴望身边也有个这样忠心赤胆的人,与自己同舟共济。

在第三十九回,众人吃螃蟹,李纨揽着平儿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当平儿表示:“先时陪了四个丫头,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李纨又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

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里许多人的命运都同贾府一样从兴盛走向衰落,让整部《红楼梦》笼罩着悲剧的色彩。其实,《红楼梦》是要告诉世人: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永远的富贵。

李纨位于金陵十二正钗第十一位,书中第五回,在贾宝玉打开的正册上画着在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四句说的是李纨结婚生下贾兰不久就成了寡妇,美好的人生出现了不完美,但是贾兰生长得像一盆茂盛的兰花一样,成了国家的干才。想想李纨年轻时妒忌王熙凤抢走了自己执掌荣国府的管家权,夺走了自己的风光,两人你争我斗;现在儿子成了栋梁,王熙凤却搭进去了性命,两个人的明争暗斗成为了别人的笑谈。

李纨的《晚韶华》是这样说的:“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大概意思是:李纨戴了珠冠,披了凤袄,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那一天,可是人生终有一死,荣华富贵抵不过无常性命。回顾李纨一生,她唯一的缺点是为了老来防饥,把钱看得很重要,在家人遇到危机时没有伸手相救,没有给儿孙积些阴德。贾兰终于成了国家的栋梁,官至将相。可辛辛苦苦为谁忙,到头来还是要奔赴黄泉。人难免有一死。这是谁也躲不掉的,来去匆匆,天大的富贵也是一场空,古今多大的事都在后人的笑谈中。

曹雪芹把李纨的命运归于无常与报应,但如果李纨没有积阴德,贾兰也不能做高官成栋梁。

凤姐机关算尽,做了无数刻薄歹毒之事,偶尔接济一下刘姥姥,还为巧姐积得阴德。相比来看,李纨的下场比王熙凤要好得多,她穿上了凤冠霞帔,儿子也官拜将相之位。如此看来,李纨的阴德比凤姐积得要多得多。至于别人笑话不笑话,那也是别人的事,五十步而笑百步,天下谁人不可笑呢?

不管怎么说,李纨年轻守寡,一是落得个“活菩萨”的好名声;二是以不争保全了自己与贾兰;三是延续了贾家的辉煌,使五代世家在贾兰手里出现了中兴。

李纨,才是贾府的功臣,无愧于贾家的列祖列宗。

贾兰,才是贾府的真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