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反叛者——赵姨娘

27
贾府的反叛者——赵姨娘
《红楼梦》里,从贾母到丫鬟奴才,有一大半的人不喜欢赵姨娘。有些人是因为拜高踩低,如凤姐;有些人是感到了威胁,如王夫人;有些人是看主子的脸色行事,如芳官。除此之外,赵姨娘的不着调也让有些人不喜欢,如赵姨娘的亲生女儿探春。
赵姨娘原是贾府的奴才,被贾政收为姨娘,生了一儿一女,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众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她好歹在贾府有了一席之地。
正因如此,赵姨娘的存在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正牌主子、元春的生母王夫人来说。王夫人曾经有一个儿子贾珠,但二十岁左右便死了,等到近四十,好歹肚子还算争气,才有了宝玉。鉴于贾珠的死,贾府的正牌主子们从贾母到王夫人再到凤姐生怕宝玉再出现什么差池,像看待凤凰一样照看着宝玉,生怕这个嫡出的正牌主子再遇到什么不测,让赵姨娘生下的下流黑心种子贾环得了意,上了位。
虽为姨娘,地位不高,但赵姨娘天性耿直。虽然贾府规矩大,但赵姨娘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像贾府的有些主子,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爬了灰,养了小叔子还像没事人一样,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逼死了丫鬟还说人家是在井边玩,不小心掉进去的;害死了尤二姐还说人家没福气。
贾府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子们对赵姨娘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顾及着贾政的颜面,想着赵姨娘的一双儿女,厌烦至极又小心提防,表面尊其为半个主子实则百般打压。赵姨娘的每次出现都像一阵狂风,搅得有些人坐卧不安,心神不宁。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贾环跟宝钗玩输了钱回到赵姨娘处,被赵姨娘骂了几句。恰巧凤姐从窗前经过,仗着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家的正牌主子,于是肆无忌惮地教训起赵姨娘来。其实,凤姐与宝玉、贾环是同辈之人,赵姨娘好歹也算是长辈。凤姐平时见了鸳鸯等贾母眼中得意的奴才还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可教训起赵姨娘来,比教训贾家矮三辈的奴才还有恃无恐,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玩去。”
凤姐一向有恃无恐,因为有贾母、王夫人撑腰,凤姐的言行代表了贾母、王夫人的心意,此时的赵姨娘哪敢还上半句嘴,只有乖乖地让凤姐把贾环叫了出去,忍气吞声地熬日子。赵姨娘也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忍让,都不能换来贾府主子们的一点点仁慈之心。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第二十五回,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来荣国府请安,来到赵姨娘房内,俩人聊起来。从俩人的聊天中,能看出赵姨娘也是个清醒明白的人。赵姨娘认为,大人们心疼宝玉是有理由的,因为宝玉小孩儿家长的得人意儿。可凤姐算什么,本是长房那边的儿媳妇,却跑到二房这里发威施令,并担心将来这一份家私让凤姐搬到娘家去。
在马道婆的引诱下,赵姨娘拿出了自己的体己又写下了欠条,得来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和两个纸人,然后把宝玉和凤姐的生辰八字写在两个纸人上,一并连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下,只等马道婆回去作法。
赵姨娘也算是天真浪漫之人,从未想过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虽然她有生育一男一女的功劳,但此等“大罪”很可能让她无法再在贾家立足。
可赵姨娘就是赵姨娘,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最后,这个不太高明的害人办法还是奏了效,搅得贾府乱麻一般,好在凤姐和宝玉“命不该死”,招来了和尚道士祛除了邪祟。
赵姨娘虽然在贾府生活,但身上没有沾染上贾府那种假仁假义的虚伪,不平则鸣。当探春与李纨、宝钗协助凤姐料理家务时,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满以为“从她肠子里爬出来”的探春能拉扯拉扯她,因此赵姨娘直接来到所谓的议事厅,当着李纨、宝钗的面让自己的亲生女儿拉扯拉扯自己。遭到探春的反驳后,赵姨娘生气地说道:“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你如今现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使。”
探春一口一口姨娘叫着,视自己的亲生母亲如路人一样,因为母亲是奴才,给了她生命也给了她耻辱。可赵姨娘不这样看,亲生的就是亲生的,就应该互相拉扯关照。什么嫡庶有别,她偏要为庶出的儿子贾环出个风头,争个脸面。
在第六十回,当得知贾环得了假蔷薇硝时,她撺掇贾环趁机去报仇,贾环推脱后,她便亲自上阵。只见赵姨娘也不答话,走上来便将粉照着芳官脸上撒来,指着芳官骂道:“小淫妇!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宝玉要给东西,你拦在头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这个哄他,你只当他不认得呢!好不好,他们是手足,都是一样的主子,那里有你小看他的!”
而芳官确实也小看了贾环,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这件事说来说去到底还是芳官做的不对。儿子争不来自己的地位,当娘的亲自上阵,对赵姨娘来说,理所当然。可见,在贾府这个大染缸里生活的赵姨娘还有着一些直率与天真,这是最难得的。也正是这难得的直率与天真,使赵姨娘深得贾政之心,赢得贾政的喜爱与庇护,使她能在贾府过着半个主子的生活。
在宝玉、凤姐被马道婆暗算时,想想赵姨娘是何等称心如意,但她并不知道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反而劝贾母:“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受罪不安生?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像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那一个!”一面骂,一面哭。贾政在旁听见这些话,心里越发难过,便喝退赵姨娘。
关键时刻,还是贾政替赵姨娘解了围。
贾政是喜欢赵姨娘的。想想赵姨娘年轻时也是性格爽快、好说好笑之人。酷爱读书的贾政表面上是正人君子,但并不喜欢像木头一样呆板、阴郁、缺少活力的王夫人。
在第七十八回,贾政得了好题目让宝玉、贾环、贾兰作诗吊唁。这好题目乃是:当日曾有一位王封曰恒王。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余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其姬中有姓林行四者,姿色既冠,且武艺更精,皆呼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后恒王被害,林四娘聚集众女将为恒王报仇,以身殉王。
贾政的清客都称“妙极神奇。竟以‘姽婳’下加‘将军’二字,反更觉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也。想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了。”贾政笑道:“这话自然是如此,但更有可奇可叹之事。”
可见,贾政喜欢的女人是像传说中的林四娘那样,风风火火、敢打敢拼、忠诚护主的女子。与老实本分的周姨娘和木头一样的王夫人相比,赵姨娘更得贾政的垂青。
宝玉挨打时,贾母一个劲让家人收拾行装回南京,带着宝玉也就罢了,因为一向喜欢疼爱,可还要带着王夫人。可知,贾政个人更需要赵姨娘,王夫人不过是摆设,连贾母都心知肚明。
第七十二回,写赵姨娘为了彩霞与贾环的事去求贾政。贾政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与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在贾政的心里,贾环与宝玉的地位是平等的,并没有什么庶出与嫡出之分。宝玉有的,贾政也要为贾环争取。
有了贾政的庇护,赵姨娘也是不甘心被人欺凌打压的,一些丫鬟婆子也表现出了对赵姨娘的忠心,如丫鬟彩云趁王夫人不在偷了玫瑰露给贾环。一些婆子也知道在关键时刻撺掇赵姨娘把威风抖一抖,以后也好争取其他的好处和权力。
从概率上来讲,作为贾府的半个奴才,赵姨娘是有机会翻身做主人的:一是王夫人老了,没有了生育能力,只是个摆设,自己及一双儿女与贾政组成的家庭充满了活力与朝气,这正是迂腐的贾政所需要的。二是等老太太归了西,凤姐被休回南京,打压自己的人死的死、亡的亡,而贾环又得到贾府长子贾赦的高看一眼。三是嫡出的宝玉并不把仕途经济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整天厮混于闺阁之中。
贾家大厦倾覆后,在苟延残喘中,赵姨娘也许就翻身做了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