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妙玉之死

32
妙玉之死
一
《红楼梦》里的妙玉,带发修行,处于“出世入世”之间,住在贾府的栊翠庵。不像黛玉、宝钗、湘云等,与贾府是亲戚关系,也不像凤姐、李纨、秦可卿等,是贾府的儿媳,更不像元春、迎春等,是贾府的家生女儿,但妙玉却位于红楼十二钗之正册第六位,于湘云之后。可见妙玉在全书中的地位仅次于黛玉、宝钗这样的近亲。
判词说她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是说出身高贵的她想脱离这个腌臜的世界,但她内心深处对红尘还有着关注与眷恋。虽然是孤僻、高洁,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沉落在社会的底层,被人欺凌,受尽凌辱。
妙玉的孤僻、高洁伴随着她第一次出现在《红楼梦》第十八回。加封为贤德妃的贾元春要省亲,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林之孝家的来回王夫人:“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像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接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这让我们对妙玉的身世有了一般的了解:苏州人氏,仕宦之家,父母双亡,体弱多病,孤芳自傲,活脱脱另一个林黛玉。
但妙玉却对世事、人生的清醒认识强于狗苟蝇营的须眉浊物,也强于富贵锦绣丛中的万艳与千红。
她认为: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那就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千年终有一死,富贵不过百年。贾府历经了五代的富贵,与贾府仅有一门之隔的妙玉,做着清醒的旁观者。
因此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湘云与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当联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妙玉走了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二人皆诧异,因问:“你如何到了这里?”妙玉笑道:“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二
可是,看懂了人生富贵终为一空,听懂了诗情画意皆关气数的妙玉却期盼着自己的芳心能有人懂,按照师父的叮嘱,等着自己的了局。
在第四十一回,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游玩。妙玉领着黛玉和宝钗去吃茶。宝玉跟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宝钗、黛玉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却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并告诉宝玉,如果他自己来,是没有这样的好茶吃的。
宝玉的到来,让妙玉的内心掀起了波澜,听了宝玉的一番话:“俗话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十分欢喜,以为宝玉懂自己。
以为宝玉明白自己的心,自己也明白宝玉的心。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怡红院的人都忙着给宝玉过生日,妙玉打发个妈妈送来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这让宝玉有些为难,不知该怎样回复,后来经过邢岫烟的开导,写上了“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几字,亲自拿了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便回来了。
回来后,宝玉继续与众人胡闹,并没有像对林妹妹那样遇事前思后想,陪着小心,牵着心思。岫烟对妙玉还是有些了解的,岫烟告诉宝玉:“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宝玉听说,忙笑道:“姐姐不知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
在宝玉看来,妙玉与自己分明是两路人:一个是世人,一个是畸人;一个是世间扰扰之人,一个是畸零之人;一个是槛外之人,一个是槛内之人。因此厮混在姊妹中的宝玉并不懂妙玉之心,即使懂了,按照妙玉的怪诞,也无力回应。
《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世难容》这样说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在青灯古佛旁,辜负了青春的侯门小姐等着自己的了局,等来的却是厄运。
三
依附在贾府的妙玉,自然与贾府休戚与共。
贾芹,贾府草字辈远房子孙。在第二十三回,提到贾芹。元春省亲后,“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一班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如今挪出大观园来,贾政正想发到各庙去分住。不想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正盘算着也要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务与儿子管管,也好弄些银钱使用,可巧听见这件事出来,便坐轿子来求凤姐”。在凤姐和贾琏的周旋下,贾芹得到了管理小和尚、小道士的差事。
得到差事的贾芹,面对银库上按数发出的三个月的供给,白花花二三百两银子,随手拈一块撂予掌平的人,叫他们吃茶,再命小厮将银子拿回家,与母亲商议。贾芹雇了大叫驴,又雇了几辆车,至荣国府角门,唤出二十四个人来,坐上车,往城外铁槛寺去了。
在第五十三回,得到这个肥差的贾芹,在没人通知的情况下还惦记着族里分的年货,被贾珍看见,教训了一顿。贾珍说道:“你作什么也来了?谁叫你来的?”贾芹垂手回说:“听见大爷这里叫我们领东西,我没等人去就来了。”贾珍道:“我这东西,原是给你那些闲着无事的无进益的小叔叔兄弟们的。那二年你闲着,我也给过你的。你如今在那府里管事,家庙里管和尚道士们,一月又有你的分例外,这些和尚的分例银子都从你手里过,你还来取这个,太也贪了!你自己瞧瞧,你穿的象个手里使钱办事的?先前说你没进益,如今又怎么了?比先倒不象了。”贾芹道:“我家里原人口多,费用大。”贾珍冷笑道:“你还支吾我。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你到了那里自然是爷了,没人敢违拗你。你手里又有了钱,离着我们又远,你就为王称霸起来,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这会子花的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领不成东西,领一顿驮水棍去才罢。等过了年,我必和你琏二叔说,换回你来。”
四
自立为王、招匪聚赌、养老婆小子,贾府用这样的子弟管理庙里的和尚,哪里还有什么佛门清规之地。依附在贾府的妙玉,必然也是这帮子弟的囊中之物。
贾府兴盛之时,贾母、王夫人照看着妙玉,因为贾母慈善,心机不外露;王夫人好佛,装作慈悲。看在贾母、王夫人的面子上,贾府这帮子弟不敢轻举妄动。等到贾母归了西,贾家遭了难,黛玉上吊自尽,宝钗、宝玉完婚,还有谁照看着妙玉,她只能任这帮子弟算计。所以说,妙玉最后的结局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无瑕白玉遭泥陷。
可是按照妙玉孤僻、高洁的品行,即使身陷腌臜之地,被贾府的子弟如贾芹之流奸污、卖入烟花巷,也不能违了自己的心愿,因此妙玉只有一死。
其实,书中第四十一回就暗示过妙玉的结局。对刘姥姥喝过茶的杯子,宝玉表示:“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表示:“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妙玉对属于自己的物品如此,对自己的身体发肤更会如此。
其实,带发修行的妙玉应该懂得,人间就是地狱,充满了魑魅魍魉,充塞着妖魔鬼怪。因此,参透了世事,参透了人生,唯独参不透自己归途的妙玉,受到玷污后只有一死。违背心愿的事,妙玉是万万做不来的。
对妙玉而言,千古艰难唯一死。但只有死,才能去彼净土,到达她所幻想的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