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基本过程

一、教学的基本过程

教学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备课、讲课、练习与修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1.钻研教学和了解学生

(1)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参考书,对教材力求“一懂二透三化”。

(2)注意介绍新知识、新技法及其表现和发展情况。

(3)了解学生,讲究因材施教。

(4)选择教学法。

(5)琢磨教学技巧、教学艺术

2.编写教案

教案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

(2)课题、目的与内容、重点与难点。

(3)课程的类型与结构安排,各部分时间分配和教学方法,提问安排,作业布置,重点突出和难点剖析方法。

(4)演示器材或电教设备的准备。

(二)上课

1.准时进入教室、准时下课,中途不得随意离开课堂

2.严格按照教案规定的时间、内容、方法讲课。

3.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妥善处理课中出现的意外干扰,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4.教师要注重仪容教态,力求朴素端庄、从容大方、精神饱满。语言力求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逻辑性强、速度适中,语调应有抑扬顿挫。

5.教师作范画时应注意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应让学生看得到作画步骤。

6.下课后负责写该班教学日志,注明学生出勤、纪律情况及教学效果。

7.做好课后回忆,及时总结本课经验并写入教案。

(三)作业布置和批改

1.布置作业要求

(1)符合大纲范围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规定完成的作业要达到较好水平,注重训练的数量,熟能生巧。

(3)作业要求明确、富有技巧训练性质,力图结合实际问题、专业应用情况。

2.作业批改

(1)按时批改、打分、发回。

(2)作业批改有全批、全改、部分批改、轮流批改等形式,采用何种形式由科组长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和教师工作量决定。批改应当认真。

(3)在“教学考查簿”上记录作业情况。

(4)注意将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及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记入教案。共性问题应在下次课或辅导中解决。实行典型作业展览。

(四)辅导

1.教师应当根据课堂训练及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问题有目的地辅导,如集中解答疑难、指导思考方法、端正学习态度;还应注意对缺课生、后进生进行重点辅导。

2.利用课堂、课前、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

(五)成绩检查与评定

1.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练习、巩固与运用知识,明确努力方向;帮助了解自身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帮助领导了解教学质量,改进对教学工作的领导。

2.学生成绩检查方法:①平时考查,包括作业、课堂练习、学期测验;②阶段考试,是指课题性、阶段性测验,练习与考试时间在教学工作计划中规定。

3.学生成绩评定:①按百分制评分,60分为合格;②评分标准按照高考的要求,评分应恰当、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