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情境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物理情境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情境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情景;境地;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李吉林认为,情境是客观世界(生活、场景)和主观世界(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情由“境”生,情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反映个体的独特个性。

本书中的情境是指: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内心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二者相互作用使学生产生情绪、情感的总和。

(二)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情感氛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所处学校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是各种软件设施,如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水平、教师的情感态度、教学的技能技巧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进行情境创设,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学情境也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是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积极心理反应,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建构知识,进而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它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是探究教学的源头之水。

(三)情境创设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具体的知觉、记忆、语言、思维过程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经验、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结合教学内容,以情境为纽带,以问题为中心,利用教学资源,寻找创设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在静与动、精神与物质、认识与情趣的交融之中,把学生的认知、情感水平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获得知、情、意、行的整体效应。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我知识的构建,实现主动探究、自我发展,达到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播放与物理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教学录像、录音等,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实验观察、方案设计、科学探究、成果交流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

(四)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有效情境教学的前提。通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学生置身于某种课堂学习情境中,意识到自身在情境中所观、所感、所做就是自己亲身面临的问题,感同身受;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情绪下开展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培养。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处在对知识与情感的享受中,进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实现课上得有趣,即学生是带着一种高昂的激情从事学习与思考。学生为展示在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内心碰撞出火花。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同时为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所鼓舞。

情境教学是师生共同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在积极的情境中展开,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发展,经历同化和顺应,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环节,情境教学建立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创设的情境的种类、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情境教学的实施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