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四、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一)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指针对某一课时中出现的某个公式、实验结论、物理定律等进行研究时遵循的一种教学原则。在建构主义来看,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拥有不同的经验世界,这就导致每个人根据自身经验建构起来的世界也是不同的。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就是每个人根据以往经验,从而对原有的概念图式进行深入加工,建构新图式的过程。探索性原则满足了建构主义所提出的学生认知结构差异的特点,符合因材施教的当代教师观。探索性原则不是指对某一课时的所有内容进行探索,而是针对这一课时中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内容,希望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现、自我归纳等过程,达到对未知知识点由了解到掌握的程度。探索性原则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学生对所要探究的知识点的范围和概念不是很清晰,不熟悉研究对象的内在关系,不能确定假设和研究方向,但是要研究的新知识点与之前学过的某一知识点或是采取了同样的物理量的定义方式,如比值定义法;或是采取了相同的研究方法,如极限法;或是采取了相同的数学思维,如图像法;又或是具有相同的历史探究过程,如实验探究与理论推导相结合。具有这些特点的某一单独知识点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要注意遵循探索性原则。

在实际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尽情享受,经过主动探索的过程,主动发现情境与新知识点的联系,进而建构起桥梁,展开学习。物理知识点不是分立的,而是具有复杂变换关系的小拼图,很多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有内在关系的知识点,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条件,使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巩固旧的知识点,结合新旧知识,学习新的知识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头脑中的知识框架,达到物理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教师要敢于带领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事物,在探索与建构的过程中,了解物理知识体系,感受未知世界的奥秘。

(二)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自觉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整合、掌握知识,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的目的。在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中,他同样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学生真正的生活,因此只有在学生亲身体验这一历程后,才能达到将学校教育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的目的。在学习中,参与式学习是最可持续的个人行为,也是最深刻的。学生的参与、经验、操作、研究、良知等,是主体参与的重要体现。课程的重点是过程以及学生在探索新知识和获得新知识方面的经验。

在物理生活化教学中,实验设备生活化教学是体验性原则的最佳体现。物理实验多,实验现象明显。与化学实验不同的是,化学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具有一定的操作标准,要求多为教师演示实验。对于易于操作的物理实验,不仅局限于教师演示,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在实验设备的选择上,学生能从周围的物体中选择作为实验设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度干预和引导,而应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体验的乐趣,收获成功的满足感,进而达到更加深刻、透彻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亲身体验某些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体验物理学家的思考历程,了解到真理的提出往往是要经历很多困难与挫败的过程,获得真知的过程是艰难又枯燥的,坚韧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实用性原则

学习知识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之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保留了原始生活经验的形式。以往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知识,学生通过角色和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建立了新的形式。这个新的图式不是原来图式的叠加,而是一种新的创造。知识的生成是教学者将原有的图式与新知识相融合,产生新的图式,并将经验与新图式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平衡的过程。那么知识经过了同化、顺应以及平衡这三个过程,也就相当于对一个知识由理解、掌握直至运用的过程,所以知识运用是师生在进行任何一节课中最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除了体现在课堂的引入部分之外,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或者物理规律的解释。现在,无论是从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还是从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来看,对学生来说,单单掌握知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能力。学无止境,世界上需要我们学习的知识太多。教师没有办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教会学生全部知识,但是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知识里开发出学生的无限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及适应新环境等能力。那么这些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知识的运用这一过程来实现。学生只有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才真正地掌握了这一知识,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过程逐步提高能力。

实用性原则是指为实际应用而学习,主要是指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要不断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与物理教学理论大不相同,物理生活化教学是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不论是现代建筑物上的灯光设计,还是医疗检查的X光、B超影像等,这些都是从生活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产物,而且是大部分高中生可以接触和认识的内容。所以,在高中生的教育中对物理生活化进行推广,让高中生在一定知识基础上进行实践,从而体验不同物理现象的艺术,不仅能让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还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成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