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要不要抱

三、孩子哭要不要抱

孩子哭要不要抱,这是大家一直在争论和讨论的话题,其中有一些是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哭是孩子的表达方式,孩子用哭和肢体语言来和照顾他的人进行沟通,所以照顾他的人要正确解读并予以合适的回应。

第一,孩子哭的原因可能是饿了、不舒服、拉大便、小便、尿片湿;孩子受到惊吓、受到过度刺激了会哭;胀气、肚子痛孩子会哭;孩子生气了、无聊了也会哭。

我们提到过婴儿刚出生还不会说话,当他有需要的时候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不能像3岁的小孩一样告诉你:妈妈我饿了、我渴了、我要上厕所……婴儿也有这样的需求,他也会饿、也会渴、也会无聊,这个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就是用他的哭声和肢体语言向照顾他的人传达他的需要。

因此,如果孩子饿了,你就给他喂奶;尿片湿了就给他换尿片,他的需求得到满足了,也就高兴了。反之,如果他困了,你却来陪他玩儿;他大便了,你却给他喂奶,那就不能满足他当时的需求。所以对于妈妈和照顾他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孩子发出来的信号,也就是孩子当时的哭声有正确的解读,并予以合适的回应。所以看孩子哭,不是要不要抱的问题,而是孩子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

第二,哭本身代表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是告诉照顾他的人有需要了。当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会平静,甚至喜乐,因为他的情绪变好了。否则孩子饿了大哭却没有人理他,他会越哭越厉害,甚至生气、焦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