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健康宝宝对照表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小儿推拿概念

一、小儿推拿定义

二、小儿推拿指导思想

第二节 推拿理疗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第三节 小儿推拿风险禁忌

一、以下情况不宜推拿

二、危症、重症的判断

三、小儿推拿禁忌证

四、其他涉及执业范围的相关责任问题

五、小儿推拿过程中出现的危急问题:

六、推拿后留意观察:

第四节 小儿推拿介质

一、介质种类与作用

二、推拿介质的选择

第二章 儿推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色

二、望小儿的形体与动态。

第二节 闻诊

一、啼哭声:

二、咳嗽声:

三、呼吸声: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年龄

二、问病情

第三节 切诊

一、脉诊

二、触诊

三、辨斑疹

第三章 中医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物质功能分阴阳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含义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八纲辨证

一、表证

二、里证

三、寒证

四、热证

五、虚实

六、阴阳

第四节 藏象学说

一、肺生理功能

二、脾生理功能

三、心生理功能

四、肝生理功能

五、肾生理功能

六、腑

第五节 中医八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补法

八、消法

第四章 小儿推拿手法

第一节 概要

一、小儿推拿手法的特点

二、手法练习方法

第二节 小儿传承手法能量特性

一、手法四到

二、要做到推拿穴位位置的正确性及对穴位推拿方式的正确性。

二、手法的强弱

三、手法操作的方向

四、频率和次数

五、气的应用坐桩法

第三节 单式手法

一、推法

二、揉法

三、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法

七、运法

八、拿法

九、搓法

十、擦法

十一、捻法

十二、摇法

十三、捣法

十四、捏挤法

十五、颤法

第四节 复式手法

一、黄蜂入洞

二、抱耳摇头

三、肃肺

四、水底捞明月

五、打马过天河

六、凤凰展翅

七、运水入土

八、运土入水

九、补气法

十、点痰法

十一、膝部颤腹法

十二、分筋法

十三、松谷道

十四、合谷道

十五、拿肩井(总收法)

第五章 小儿推拿穴位 组方原理

第一节 上肢部穴位

第二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

第三节 胸腹部穴位

第四节 腰背部穴位

第五节 下肢部穴位

第六节 穴位总结

第七节 能量思想四步组方

一、调阴阳

二、调气机

三、调脏腑

四、用效穴

第六章 常见病症推拿调理

第一节 感冒

一、风寒感冒(病毒)

二、风热感冒(细菌)

三、内热表寒感冒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四、表寒肺热痰湿复杂咳嗽(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咳嗽)

第二节 发热

一、外感风寒发热(病毒类型发热、不明病毒类型发热)

二、外感风热发热(细菌类型发热、炎症发热)

三、湿热寒湿交杂发热(细菌合并病毒双重感染发热)

第三节 咳嗽

一、外感风寒咳嗽

二、外感风热咳嗽

三、内伤肺热痰湿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久咳症)

第四节 哮喘

一、寒性哮喘

二、热性哮喘

三、寒热交杂哮喘(喘促哮喘后期康复)

第五节 泄泻

一、寒泻(腹部伤寒史、蛋白质过敏)

二、热泻(母乳性腹泻、乳糖不耐受症、久泻不愈)

三、伤食泻(有伤食史)

第六节 呕吐

一、寒吐

二、热吐

三、伤食吐(有伤食史)

第七节 腹痛

一、肠胃功能失调症(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胀或绞痛)

第八节 厌食(常用保健方)

一、脾虚(营养不良症、矮小症、缺钙症)

二、胃阴虚

第九节 便秘

一、顽固性便秘

第十节 肠套叠

一、肠套叠

第十一节 夜啼

一、寒啼

二、热啼

三、惊吓、夜啼、哭闹

第十二节 惊风

一、急惊风(惊厥)

二、慢惊风、慢脾风(夜间惊跳症)

第十三节 小儿肌性斜颈

一、小儿肌性斜颈

第十四节 小儿发育迟缓

一、小儿发育迟缓

第十五节 近视眼

一、近视眼、散光、视疲劳、视力下降

第十六节 鼻炎

一、过敏性鼻炎

二、副鼻窦炎

三、腺样体炎、鼻甲肿大

第十七节 咽炎

第十八节 喉炎

一、喉炎 急性喉炎

第十九节 百日咳、久咳证

一、百日咳 顽固性咳嗽

第二十节 幼儿急疹发热

一、急疹发热

第二十一节 疱疹性咽颊炎发热

一、疱疹性咽颊炎发热 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

第二十二节 湿疹

一、湿疹

第二十三节 遗尿、尿频

一、遗尿 尿频 漏尿

第二十四节 荨麻疹

一、荨麻疹 顽固性荨麻疹

第二十五节 黄疸

一、黄疸

第二十六节 局部抽动症

一、局部抽动症

第二十七节 睑腺炎(麦粒肿)霰粒肿

第二十八节 自汗、盗汗

一、自汗 盗汗 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