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1)根据本脏所主色、味、脉诊断本脏的病变。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2)根据脏腑所主之色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等等。

(3)根据色与脉的生克关系判断疾病的预后。“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疾已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肝病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预后不良;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1)应用五行相克相生控制疾病的传变

(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补母和泻子,即所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心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心健脾法、温补脾心法。适用于心阳不足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培土生金法:是通过用补益脾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候。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时病论》)。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3.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抑强扶弱

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的方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润金平木法:上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主要用于肺阴不足,肝火犯肺。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这是水不制火。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也称水不制火。但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