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按法
[手法释义]
儿推师用手指或手掌按压于体表的部位或穴位,缓慢柔和向下用力,按而留之不动,称为按法。
[力量要求]
渗透于皮肤之下,由于按揉部位不同,如果是囟门部位按法,建议力量渗透下去1-2毫米,如果是后背部使用按法,建议力量渗透下去2毫米-1厘米,如果腹部使用按法,建议渗透下去5毫米-2厘米。
[操作要点]
按法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其动作也有所不同。
1.指按法:
四指并拢或用大拇指螺纹面在施术部位向下按压,分为静按和动按两种,静按是按住不动,动按是一按一松。例如小儿肋骨外翻,属于按法的一种典型按法,用两手在肋骨下边缘按住,向下按压、停留10-30秒,抬起再反复按压,操作一个月到三个月,肋骨外翻或鸡胸就可以康复。
2.掌按法:
手指伸直,手掌面呈一平面,手心向下,使整个手掌面按压在穴位或部位上,垂直向下柔和发力,使力量进行渗透,建议掌心发热,手掌冰凉者不建议使用按法,按住不动持续发力,孩子要有很舒服的表情,无痛苦感为宜。
[动作要领]
①按法在操作时,要求人整体注意力集中在手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皮肤肌肉腠理疏松。所以按压时务必小心,成人力量过大,切记按压过度诱发肌肉或骨骼的损伤。
②按法是包含爱心的一种典型用法。在按压时要求施术者心身一体,聚意念于掌心,缓缓力量渗透,使孩子包围在一种正能量的爱的气场之中。使孩子心神放松,能够真正做到按则病去、按则康复的境界。所以在使用按法时,切记不要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手法应用]
①按囟门是按法临床中能量损耗较大,是非常容易导致儿推师疲劳的手法。婴幼儿发热在38.5度以内,您只要用手心按压囟门穴。孩子半小时左右就会出汗,汗出则热退。按法包含了你对孩子的关心、爱心和康复的意念。
②按腹部。现在小儿由于其食物过于丰富、繁多,常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多饭前腹痛、奔跑腹痛,或者由于压力过大肝气不疏,导致肝犯脾胃从而腹痛。用手温柔、和缓、有力的按压腹部。腹部疼痛就能明显缓解,也适用部分体寒的妈妈,腹部经常冰凉往往伴有痛经的症状。常年用一只热手按压,症状就会明显缓解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