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法
[手法释义]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在穴位上做环形、直线、八字形推动,称为推法。
[力量要求]
不沉、不浮、不滞,力量渗透皮肤之下稍入肌肉2-5毫米,犹如微风拂过麦地。
[操作要点]
推法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四种。
1.直推法:
推拿者用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在穴位上做单方向或双方向的直线推动,每秒钟操作3-7下。
2.旋推法:
推拿者用大拇指指面或食指指面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推动,每秒钟操作3-5下。
3.分推法:
分为一字分推法和八字型分推法。一字分推法,推拿者用两手拇指指面自穴位中点向两侧做一字型分推;八字型分推法多用于腹部操作,沿肋骨下边缘向腹部两侧分推,称为八字型分推法,每秒钟操作1-5下。
4.合推法:
在临床中用大拇指指面从两侧向穴位合推,经常用的是合手阴阳,每秒钟操作1-5下。
[动作要领]
用坐桩法端坐,力量从腰部发出,经后肩部到肘部,再到腕部,推法的发力点多用于腕部发力和肘部发力。例:清天河水或取天河水,由于穴位较长。所以推拿过程中采用肘部发力时,肘部必须有一个向外推动的动作,否则当肘部定点手指部推动时,无论如何推拿,都会导致清天河水或取天河水等长线穴位,形成弧线,从而导致推拿错误,所以发力时要求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动作轻快,平稳着实。
1.直推法:
用拇指指面直推时,手握空拳,靠腕部带动拇指做主动内收活动发力,外展时放松。用食指、中指指面直推时,食指、中指并拢伸直,其余三指屈曲合拢,靠腕部摆动带动肘部做适当屈伸活动使食指、中指发力。操作时,肩、肘、腕关节放松,动作轻快,着实平稳,节律均匀,直线推动,不可歪斜。
2.旋推法:
手握空拳,伸直拇指,靠拇指螺纹面做小幅度的旋转推动,如同拇指做摩法,仅在皮肤表面推动,不带动皮下组织,操作时,肩、肘、腕、掌指关节放松,动作协调连贯,均匀柔和,速度较直推法略慢。
3.分推法:
一字分推法,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拇指和掌着力部分做横向直线分推;八字分推法,靠手腕和拇指掌指关节的内收、外展活动,带动拇指指面着力部分做弧线分推。双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动作柔和协调,节奏轻快平稳。
4.合推法:
合推法是一字分推法的反向操作,动作要领与其相同。常在手腕横纹处做直线合推,动作幅度较小。
[手法应用]
推法常用的穴位有:
①五经穴(清肺、清肝、清心、补脾、清脾、补肾阴、补肾阳)这些穴位均由大拇指螺纹面进行操作,发力点往往在腕部;
②清天河水、取天河水、推三关、退六腑、推脊柱、天突推向中脘等长线型穴位。推法时发力点往往在肘部,肘部发力可以使肘部整体进行向外推动,避免一条直线变成弧线;
③分推法、合推法常用于手阴阳,分手阴阳和合手阴阳是分推和合推法的典型应用。在临床中推动时,分推和合推一定要注意中点的选择,一旦中点选择不对,会导致分推和合推法失去发力规则,从而导致发力错误。
④八字型分推法在临床中多用于分推肩胛骨,能够培补肺气,预防感冒;
⑤分推腹阴阳可以降腹气,促进消化吸收,治疗呃逆呕吐;
⑥旋推法,尤其是旋推五经穴,通过顺时针旋推补益脏腑气血,逆时针旋推滋补脏腑阴液。
一顺一逆之间自有妙用,推法发力变化多端,临床中务必多练、多想,感受发力点从腰、肩、肘、腕、指部的变化,从而能够熟练应用掌握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