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拿法

八、拿法

[手法释义]

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捏住并提拿一定的穴位和部位,进行一提一松地操作,称为拿法。

[力量要求]

拿法渗透性较强,用力往往较重,以其达到一个强刺激的手法,力量建议渗透到肌肉或骨骼层面。柔而刚。

[操作要点]

①在使用拿法的时候采用坐桩法。整体动作特点是力量较大,发力由浅入深,渗透性较强。在使用拿法时,腰部放松,肘腕部发力,使用大拇指和掌骨进行蓄力后用力提拿。

②在提拿时包括拨动或揉的力量。从而形成在提拿中复合弹拨、揉动。做到提拿时对肌肉、筋膜、骨骼的一个放松作用。在提拿时,穴位或部位往往有电麻感。此时务必要观察小儿表情,不可过于疼痛,一松一紧之间,用心掌控。

[动作要领]

①肩、肘、腕放松,虎口紧贴操作的肌肤,腕掌自然蓄力,拇指与其余手指面相对用力提拿,重点用拇指面着力。忌,刚性用力。

②捏提中含有揉动之力。拿法,其实是一种复合手法,由捏、提、揉三种方法组合而成。忌,拿法时指端内扣,伤及皮肤。

③拿法操作用力,要由轻到重,动作要柔和而连贯,刚中有柔。

拿法的力量,拨动经筋。忌,在提拿后不给施术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放松。

[手法应用]

拿法是刺激性较强的手法,常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止惊定搐,止痛的作用。

①拿肩井对外感风寒感冒。尤其对外感风寒发热症效果极佳,能够起到会通气血、解表散寒的功效。重拿肩井后,孩子往往头部和后背部出现明显发汗的现象,拿肩井为风寒发热症之效穴。

②拿列缺的力量相对较轻,对各种类型的外感表症引起的流涕、头身痛、鼻塞、喷嚏效果明显,尤其是流涕久流不愈,拿列缺效果明显。

③拿捏小儿斜颈,对小儿粘连性的肌肉有很好的放松功效,对钙化的小儿肌性斜颈有很好的舒缓作用,同时通过弹拨,使整个颈部放松。

④拿后承山对治疗小儿睡卧惊跳,小儿惊吓有明显功效。拿捏后请适当的按揉肌肉放松,一松一紧自有妙用。以意带气、以气渗透,能量的温度和气机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改变,没有没有用的手法,只有合适的操作部位和发力技巧,多练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