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吐
2025年08月10日
一、寒吐
能量特性 寒 寒湿
【症状】朝食暮吐,手凉或温,呕吐物无明显的酸臭味、多完谷不化有水或黏液,吐物为痰液加水时,往往次数多、唇舌淡,咽不红、多屈腰腹痛、脸色多见青黄、神乏、舌苔白腻、脉沉迟、指纹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吐。
【组方】(穴位推拿次数:周岁内20-100次,周岁上:50-200次)
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推三关、补脾经、揉板门、补胃经、清肝经、逆八卦、四横纹、外劳宫、掐右端正(3次)、下推天柱骨、下推七节骨、正捏脊(10次)、天突推向中脘、分腹阴阳、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下推后承山、拿肩井。
【亲人简方】
横纹推向板门
清天河水
补脾经
揉板门
天突推向中脘
揉足三里
【饮食能量】
忌食:水果类西瓜、草莓、葡萄等;蔬菜类菠菜、黄瓜、木耳等,不建议吃温度低于40度的饭菜或隔夜饭或隔顿奶。
宜食:米饭、馒头、面条、奶粉、各种稀饭、面糊糊、土豆丝。用温开水冲服补液盐颗粒,小口饮用。奶粉喝平时剂量的70%。建议饮食不饿即可。
【呼吸能量】
①上衣略厚,注意腹部保暖,头身略微出汗。
②室内温度21-27度,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建议减少活动。
③棉花球蘸藿香正气水,用新生儿肚脐贴固定在小儿肚脐五小时每天一次,可辅助调理腹痛呕吐。
请登录“易和小儿推拿”微信公众号,观看《寒吐》视频临床操作及更多中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