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捏挤法

十四、捏挤法

[手法释义]

用两手大拇指和食指,选定合适部位的皮肤,四指同时向中间用力挤捏,同时向上提拿,称为捏挤法。

[手法要求]

①操作时动作要熟练灵活。

②捏挤范围仅硬币大小,不宜过大。

③捏挤不要超过规定次数。

[力量要求]

皮肤下渗透2毫米,向上提起力度较大,从指尖着力点向中间发力,快,准,稳。

[操作要点]

捏挤法的整体动作特点为,捏时稳定,提时轻巧。小儿平卧或坐位,使其施术部位裸露在外。儿推师选定皮肤向中央捏挤,皮肤往往会变为淡红色、紫色,或紫黑色,表示有热症。

[动作要领]

①两手腕放松、端平、两手指尖相对,相距约1.5厘米。

②捏起皮肤时动作要轻,相对用力挤捏时速度要快。

③每个穴位或部位捏挤1-3次。

[手法应用]

捏挤法是重刺激手法,多用于颈项部和胸骨切迹上缘等部位,具有散发郁热,治疗热症、痰食郁结等。临床中多用于咽部红肿化脓、疱疹性咽峡炎、肺阴虚引起的内热之症。治疗小儿扁桃体炎,可用捏挤天突、揉扁桃体外方、掐揉少商穴。本法使用时有一定痛苦,一般放在最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