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在为中华文明骄傲的同时,更应该把被誉为“中华文明之母”的汉字了解清楚。

汉字,因何得名?汉,本指汉水。汉水,是流经于陕西汉中的一条河,它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江河淮汉”。那么汉字与汉水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我们不妨这样推演:汉字得名汉族,汉族得自汉人,汉人得自汉朝,汉朝得自汉王,汉王得自汉中,汉中得自汉水。自汉代起,汉字即被定义为汉民族使用的文字,以区别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而得名。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具活力的文字之一,被视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传说汉字是一个名叫仓颉的人创造的,但其实它应该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是先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见鸟兽蹄迒(háng)之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造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尤其是那一幕幕用方块字构成的画面更是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极大震撼,从而助推了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汉字的热潮。而今,说汉语、写汉字成为时尚,这从侧面说明,汉字的社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

汉字是汉民族的根,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根。

解晓东在《中国娃》中这样唱道:“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散文《听听那冷雨》中这样说道:“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自清代以来,“小学”(文字学、音韵学等)盛行,有关汉字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其玄妙之处众多,我辈皓首穷经,也难以窥其万一,因此,“钩玄”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不过希望通过学习“汉字钩玄”这门课程,大家能够认识汉字、了解汉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热爱汉字,自觉学好汉字、学好语文,也就足够。

是为序。

张 琪

2019年8月于达城江湾城洲月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