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声母

一、关于声母

古代并没有记录音素的符号,多用记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声母,而现代汉语音节开头的部分即为声母。最早用汉字代表声母的是唐代末年的和尚守温,他制定了30个字母,宋人在他的基础上做了增补和调整,有了36个声母汉字。它们是:

重唇音:帮、滂、并、明

轻唇音:非、敷、奉、微

舌头音:端、透、定、泥

舌上音:知、彻、澄、娘

牙音:见、溪、群、凝

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正齿音:照、穿、床、审、禅

喉音:影、晓、匣、喻

半舌音:来

半齿音: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字的注音字母。《方案》列有21个声母。根据传统方式按发音部位将其排列在一起,一共可分为6组:

b、p、m、f   d、t、l、n

g、k、h     j、q、x

zh、ch、sh、r  z、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