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者十多年前在达州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所讲专题《新说文解字》的讲稿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而成的。当时笔者有感于不少语文教师文字素养不够、不少学生作文错别字连篇的语文教学现象而做了这个专题讲座。该专题受到不少同行的好评。

后来,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每期课本分为必修和选修。在高一语文必修本上,有一个“梳理探究”专题为《优美的汉字》,意在激发高中起始年级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2011年9月,笔者在参加四川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束后,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派,送教到达州,在达州市第一中学为达州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上了一堂示范课,课题就是“优美的汉字”。不少语文教师受到启发,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016年7月,笔者到达川中学任职。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笔者在达川中学高2021届19班开设了选修课“汉字钩玄”,不少语文教师前来观摩学习,学校教务处、招信办等部门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网站上予以宣传报道,在学校以及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教育同仁、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给予了高度评价。由于与新高考改革高度契合、与新一波国学热兴起相呼应、与举国上下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形势合拍,“汉字钩玄”课程的价值得以凸显。

为了让更多的语文爱好者认识汉字的玄妙,为了与更多的语文教育同行切磋交流汉字教学心得,为了让更多的学子窥见语文学习的堂奥,意欲将此文稿付梓。于是,笔者在《新说文解字》讲稿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际进行拓展,不仅增加了有关汉字书写及书法鉴赏等方面的内容,还添加了有关汉字正音方面的内容;为了增添阅读的兴趣,以附录的形式收集了有关《说文解字·叙》《书谱》等经典文献以及介绍苏轼《寒食帖》的文字;为了让读者深入理解汉字“六书”的奥秘,笔者搜集了120个典型汉字并对其进行本义探析。最终形成了现在大家所见的十余万字的书稿,定名为《汉字钩玄》。

几十年的语文教学,让笔者深知汉字的博大精深;汉字难读、难记、难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汉字的构成原理缺乏了解,汉字起源、流变等知识及原理普及滞后造成的。《汉字钩玄》的出版,也许会对改变这种情况有所助益。

郑板桥通过画竹感悟做官“一枝一叶总关情”,如套用该诗句,总结汉字学习心得,那就是“一笔一画总关情”。在上“优美的汉字”探究课时,笔者以下面的一段话作结,现录于此,以明著述缘由。

汉字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深长的古诗;汉字是一幅画,一幅历久弥新的古画。汉字,引导我们回溯历史;汉字,伴随我们走向未来。汉字,是我们的根,汉字是民族的魂。说文解字,培根铸魂。守护汉字,守护珍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复兴必须先行;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勠力同心。

因编著本书,常常旁及书法,闲暇之时,不时信笔涂鸦。因天性洒脱,不喜颜柳正楷,尤爱书圣行草,故以临《兰亭集序》为常。为表对汉字的热爱,不揣冒昧,挽袖上阵,自题书名。明知方家哂笑,在所不惜。

写毕数幅,左右端详,自感功力尚浅,心里不免惴惴。临付梓时,忽闻《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天津频道运营中心主任王君文明,在天津举办“2019王文明诗文楹联翰墨展”,各路书法名家,亲临捧场,名噪一时。王君达州人氏,与吾素有文字之缘。吾遥托题名,王君欣然应允;王君墨宝,为拙著增色,亦从书理示人汉字奥秘。悟及王君竟助余“汉字钩玄”,不禁喜出望外,内心不胜感激!

2019年10月29日夜改定于达城江湾城洲月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