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辨法(以义辨形)

三、义辨法(以义辨形)

义辨法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分析字形的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例如,“再接再厉”原指古代斗鸡游戏中,为了斗鸡获胜,斗鸡者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甚至制敌于死命;“墨守成规”中的“墨”指墨子,有墨子守城的说法,故“墨”不能写成“默”;“一筹莫展”表示一个办法也没有,“筹”本义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办法”,故“筹”不能写成“愁”;“针砭时弊”中,“砭”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故“砭”不能写成“贬”。

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因此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例如有人误写“不胫而走”为“不径而走”,“胫”是“小腿”,“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故不能把“胫”误为“径”。还有不少人把“功亏一篑”误写为“功亏一匮”,“篑”是盛土的筐,“功亏一篑”指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就能成功,故应为“篑”。

字义往往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汉字大多有其特定的意义,需要相应的意义“对号入座”,因而“明义记字”是记忆字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寥若晨(辰)星(括号内为错字,下同):“寥”是稀少之意,早晨的星星很少。而“辰”是星辰之意,天上的星星并不少。卓尔(而)不凡:“而”表转折,如“肥而不腻”,前后意思、事理应该矛盾,此处不应用“而”。心心相印(映):“印”可以表示心与心的重合,强调心无隔阂。“映”有映照的意思,表示心怀鬼胎,互不信任。

有些词语有特定意义,其背后往往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或历史故事。只有追根溯源,方能准确“定形”。例如世外桃源(园),不宜写为“桃园”。一枕黄粱(梁),意同“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