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2025年09月26日
第一节 说“文”解“字”
“文”,通常指文章,但这并不是它的本义,本义是“文身”,《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文是交错的花纹。“文”是象形字,像纹理交叉的形状。“字”,现在通常是文字的意思,但这是引申义。“字”的本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称,字为乳,即生育,引申为抚养。它是会意兼形声字。所以,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字而幼孩”一句的“字”,就是养育的意思。
秦以前,文字只称“文”或“书”,直到秦才开始把文字连用。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意思是按照事物的类别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称之为“文”;以既有的文为形符或声符,使其互相组合,彼此补助,就形成了“字”。由此可知,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许慎接着又说“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字”是由“文”滋生出来的,且越来越多。此外,“字”的本义为乳,本就含有繁殖的意味。
一个人的别号,也叫“字”。古人一般都有两个称呼,即“名”和“字”。现在说一个人的名字,就是用名和字组成的一个名词。按习俗,孩子出生三月后命名,男孩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女孩子到十五岁加笄,都要取字。古人的名和字多有联系,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传说孔子的母亲去尼丘祈祷而怀孔子,故名为丘。仲尼,仲,在伯仲叔季排行中为老二之意;尼,则与尼丘有关。再比如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牛与耕田有密切联系;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鲤是鱼的一种;屈平字原,原有平的意思,名与字意思相近;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当然关系密切;王维名维,字摩诘,维摩诘是佛家菩萨名;杜甫名甫,字子美,甫是男子的美称;韩愈,字退之,名和字的意思相反;苏轼,字子瞻,轼是古代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供车上的人凭栏远眺,瞻与轼也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