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误读字汇释

二、常见误读字汇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一些字音无意识地读错。而要全面推广普通话,就必须纠正这些错误读音。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找出易读错字共计151个,并将它们大致分为了五类:文化类、工作类、生活类、交往类、其他类。富有文化内涵的词为文化类,偏重于工作方面的词语为工作类,偏重于生活方面的词语为生活类,偏重于交往方面的词语为交往类,不便归类的词就为其他类。

1.文化类(37个)

(1)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词较普及,说的是三国时的曹操。“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陈寿《三国志》)挟:挟制,读为“xié”,很多人错读为“xiá”。用来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2)拓片:该词传统文化色彩浓厚,是指把碑刻、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片。拓,“tà”,不能读“tuò”。

(3)一叶扁舟:扁舟,小船。像一片小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船小而轻。苏轼《前赤壁赋》有“驾一叶之扁舟”的句子,为高中生所熟悉。扁,音“piān”,不能读为“biǎn”。

(4)蓦然回首:辛弃疾有词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词知名度甚高。蓦,读“mò”,不能读为“mù”。

(5)饕餮:“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作“饕餮纹”。后用来比喻贪吃的人或凶恶贪婪的人。

(6)貔貅:“píxiū”,古书上说的一种猛兽。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

(7)将进酒: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写有一首著名的古体诗《将进酒》,为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将,读为“qiāng”,请的意思,不能误读为“jiāng”。

(8)梁山泊: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故事发生地。水浒故事家喻户晓。泊,读为“pō”,不少人误读为“bó”。

(9)南无阿弥陀佛:这个词语在中国十分普遍,走进寺庙,诵读该词之声不绝于耳。但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读错,其中包括佛教信徒。正确读音为“námóāmítuófó”。

(10)经幢: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幢,“chuáng”,不能误读为“zhuàng”。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杆,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11)禅让:帝王把帝位传让给别人。禅,“shàn”,不能读为“chán”。

(12)古刹:古寺。刹,“chà”。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寺庙佛塔。

(13)浩浩汤汤:《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句里的汤汤,读为“shāngshāng”,意为水流大而急。不能读为“tāngtāng”。

(14)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蠡,读为“lí”。

(15)陟罚臧否:诸葛亮《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该文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为初中生所熟知。其中,否读为“pǐ”,不能读为“fǒu”。

(16)道观:道教的庙。观,读“guàn”,不能误读为“guān”。

(17)歃血为盟: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以表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歃,读为“shà”,不能读为“chā”。

(18)涸泽而渔: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该句子常与“焚林而猎”并用,用来批判毁灭式开发自然的行为。涸,读为“hé”。

(19)辍耕:停止耕作。辍,读为“chuò”,停止。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

(20)哂笑:讥笑,哂“shěn”,不能读为“xī”。《论语·先进·侍坐》有“夫子哂之”的句子。

(21)沆瀣一气:唐僖宗时,主考官崔沆录取一个成绩平平、长相也不出众的崔瀣,并分配他一个很好的官职。崔瀣得意洋洋去上任,显出不可一世的样子。人们纷纷猜测他与崔沆的关系,还有人嘲笑他们是“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读为“hàng xiè”,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22)参谒:拜见上级或尊长,瞻仰尊者的故居等。谒,读为“yè”,不能读为“jié”。

(23)道行: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行,读为“heng”。

(24)妲己:商纣王的宠妃。《封神榜》的故事流传甚广,老百姓耳熟能详。妲,读为“dá”,不能读为“dàn”。

(25)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潦水,雨后的积水。潦,读“lǎo”,不能读为“liáo”。

(26)阆苑仙葩:语出《红楼梦·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说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阆苑,阆凤山之苑,相传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后泛指神仙所居之地。葩,花,读为“pā”,不读“bā”。

(27)款识:钟、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识,读为“zhì”,不能读“shí”。考古、文物常用术语。

(28)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初中生熟知。厦,读“shà”,不读“xià”。

(29)绸缪:“chóumóu”,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诗经·豳风·鸱号》中有“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该词运用广泛,一旦读错就叫人不知所云。

(30)否极泰来:否(pǐ),坏运气。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自然就会来。

(31)心广体胖:广,宽广,坦率;胖,读“pán”,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32)伉俪:读“kànglì”,夫妻。伉:对等、匹敌之意。俪:结缘、配偶之意。

(33)参商:“shēnshāng”,参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两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亲友分离不能会面。同时也比喻感情不和睦。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所取便为前者之意。

(34)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泛指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为中学生熟知。弦,读为“xián”,不读“xuán”。

(35)丝绦:丝编的带子或绳子。唐朝诗人贺知章《咏柳》中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为中小学生熟知。绦,读“tāo”,不读“tiáo”。

(36)皈依:佛教名词。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其是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亦称三皈依。皈,读“guī”,不读“bǎn”。

(37)踏莎行:词牌名,如宋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莎,多年生草本植物,读“suō”,不读“shā”。

2.工作类(36个)

(1)桎梏:“zhìgù”,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梏,不读“gào”。

(2)和稀泥:“huòxīní”,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和,不读“hé”。

(3)擂台:“lèitái”,原指为了比武所搭的台子。“摆擂台”指搭了台欢迎人来比武,“打擂台”是参加比武。现在比赛或劳动竞赛中多用“摆擂台”比喻向人挑战,用“打擂台”比喻应战。擂,不读“léi”。

(4)便宜从事: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便,读“biàn”,不读“pián”。

(5)挑战:故意激怒敌人,使敌人出来打仗;鼓动对方跟自己竞赛。挑,读“tiǎo”,不读“tiāo”。

(6)莅临:“lìlín”,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多用于正式场合。莅,不坊wèi。

(7)冗长:“rǒngcháng”,指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冗,不读chén。

(8)咬文嚼字:“yǎowénjiáozì”,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嚼,不能读“jiào”。

(9)屡教不改:“lǚjiàobùgǎi”,多次教育,仍不改正。屡,不读“lōu”。

(10)虚与委蛇:“xūyǔwēiyí”,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蛇,不能读“shé”。

(11)一曝十寒:“yīpùshíhán”,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多为懒散状态,没有恒心。曝,不能读“bào”。

(12)簿册:“bùcè”,记事记账的簿子。簿,不读“bó”。

(13)与会:参加会议。与,读“yù”,不读“yǔ”。

(14)卡壳:“qiǎké”,本义是枪膛、炮膛里的弹壳退不出来,比喻办事等遇到困难而暂时停顿。卡,不读“qiā”,也不读“kǎ”。

(15)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落,读“là”,不读“luò”。

(16)悬崖勒马: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读“lè”。

(17)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壳,读“qiào”,不读“ké”。

(18)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左传·隐公六年》曰:“长恶不悛,从自及也。”怙,读“hù”,不读“gǔ”;悛,读“quān”,不读“jùn”。

(19)浑身解数:“húnshēnxièshù”。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解,不读“jiě”。

(20)折腾:“zhēteng”。翻过来倒过去;反复做(某事);折磨。折,不读“zhé”。

(21)力能扛鼎:“lìnénggāngdǐng”。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扛,不读“káng”。

(22)暴虎冯河:“bàohǔpínghé”。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冯,不读“féng”。

(23)博闻强识:“bówénqiángzhì”。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识,不读“shí”。

(24)招募:“zhāomù”。募集(人员)。募,不读“mò”。

(25)症结:“zhēngjié”。指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症,不读“zhèng”。

(26)飞跃:“fēiyuè”。本指鸟儿飞腾跳跃,比喻突飞猛进。跃,不读“yào”。

(27)谙熟:熟悉某种事物。谙,读为“ān”,不读“yīn”。

(28)泥古:“nìgǔ”。抱泥于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不读“ní”。

(29)着数:“zhāoshù”。下棋的步子;武术的动作;比喻手段,计策。着,不读“zhé”。

(30)赍发:资助,如慷慨解囊、赍发贫困。赍,读“jī”。

(31)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莘莘,读“shēnshēn”,不读“xīnxīn”。

(32)镌刻:雕刻。镌,读“juān”。

(33)讣告:报丧,或报丧的通知。讣,读“fù”,不读“pū”。

(34)觊觎:“jìyú”,希望得到本不应得到的东西。

(35)炮制:原为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泛指编造、制订(贬义)。炮,读“páo”,不读“pào”。

(36)狙击: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狙,读“jū”,不读“zǔ”。

3.生活类(41个)

惬意(5个):满意;称心;舒服。惬,读“qiè”,不读“xiá”。

(2)携手:手拉着手。携,读“xié”,不读“xī”。

(3)慰藉:安慰。藉,读“jiè”,不读“jí”。

(4)感喟:有所感触而叹息。喟,读“kuì”,不读“wèi”。

(5)耄耋:“màodié”,老人年老、高龄,不读máozhì。

(6)大腹便便:“dàfùpiánpián”,形容肥胖的样子。便便,不读“biànbiàn”。

(7)呱呱坠地: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呱呱,“gūgū”,小儿哭声,不读guāguā。

(8)拈花惹草: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拈:读“niān”,不读“zhān”。

(9)呕吐:膈肌、腹部肌肉突然收缩,胃内食物被压迫,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吐,读为“tù”,不读“tū”。

(10)饮马:给马喝水,谓使战争临于某地;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饮,读为“yìn”,不读“yǐn”。

(11)龟裂:裂开许多缝子,呈现出许多裂纹。龟,读“jūn”,不读“guī”。

(12)女红:旧谓妇女从事的纺织、刺绣、缝纫等。“红”,读为“gōng”,不读“hóng”。

(13)别墅;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墅,读“shù”,不读“yě”。

(14)骰子:一种游戏用具或赌具,是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骰,读“tóu”,不读“gǔ”。又叫色子(shǎizi)。

(15)掉色:颜色脱落(多指纺织品经日晒或水洗后)。色,读“shǎi”,不读“sè”。

(16)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殄,读“tiǎn”,不读“zhēn”。

(17)靓妆:美丽的妆饰。靓,读“jìng”,不读“liàng”。

(18)引吭高歌: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吭,读“háng”,不读“kàng”。

(19)胡同:巷;小街道。同,读“tòng”,不读“tóng”。

(20)拾级而上:逐级登阶。拾,读“shè”,不读“shí”。

(21)折本:赔本。折,读“shé”,不读“zhé”。

(22)胴体: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指人的躯体。胴,读“dòng”,不读“tóng”。

(23)酗酒:没有节制地喝酒;喝酒后撒酒疯。酗,读“xù”,不读“xiōng”。

(24)气喘: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患者呼吸时很费力,由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等引起。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喘,读“chuǎn”,不读“chuǎi”。

(25)臀部:四足动物后肢的上端和腰相连接的部位。臀,读为“tún”,不读“diàn”。

(26)龋齿:由于口腔不清洁,食物残渣在牙缝中发酵,产生酸类,破坏牙齿的釉质,形成的牙齿空洞,牙疼、齿龈肿胀等症状,俗称虫牙。龋,读“qǔ”,不读“yù”。

(27)分娩:生小孩儿;家畜生幼畜。娩,读“miǎn”,不读“wǎn”。

(28)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像先人)、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肖,读“xiào”,不读“xiāo”。

(29)椎心泣血: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椎,读“chuí”,不读“zhuī”。

(30)创伤:身体受伤的地方;外伤。创,读“chuāng”,不读“chuàng”。

(31)蜷缩:蜷曲紧缩。蜷,读“quán”,不读“juàn”。

(32)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嚼,读“jué”,不读“jiào”。

(33)肋骨:人或高等动物胸壁两侧的长条形的骨。人有十二对肋骨,形状扁而弯,后接脊柱,前连胸骨,有保护胸腔内脏的作用。肋,读“lèi”,不读“lè”。

(34)脖颈:颈项。颈,读“gěng”,不读“jǐng”。

(35)糗事:令人尴尬,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糗,读“qiǔ”,不读“chòu”。

(36)汤匙:指餐具,舀汤的小勺。匙,读“chí”,不读“shi”。

(37)铁锹:“tiěqiāo”,起砂、土的工具,用熟铁或钢打成片状,前一半略呈圆形而稍尖,后一半末端安有长的木把儿。锹,不读“qiū”。

(38)踉跄:“liàngqiàng”,走路不稳。跄,不读“qiāng”。

(39)掐指:旧时占卜方法之一。以拇指点着其他指节占卜吉凶或推算干支,也指用拇指轻点其他指头计算。掐,读“qiā”,不读“kā”。

(40)瞥见:一眼看见。瞥,读“piē”,不读“biē”。

(41)自怨自艾: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艾,读“yì”,不读“ài”。

4.交往类(24个)

(1)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蜚,读“fēi”,不读“fěi”。

(2)没齿难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没,读“mò”,不读“méi”。

(3)讪笑:讥笑。讪,读“shàn”,不读“shān”。

(4)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谑,读“xuè”,不读“nüè”。

(5)亲家:两家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儿子的丈人、丈母或女儿的公公、婆婆。亲,读“qìng”,不读“qīn”。

(6)铜臭:指铜钱、铜圆的臭味,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臭,读“xiù”,不读“chòu”。

(7)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读“hè”,不读“xià”。

(8)提防:小心防备。提,读“dī”,不读“tí”。

(9)叨光:客套话,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叨,读“tāo”,不读“dāo”。

(10)揣度:估量;推测。揣,读“chuǎi”,不读“chuāi”度,读duó,不读dù。

(11)主角:指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或主要演员;比喻主要人物。角,读“jué”,不读“jiáo”。

(12)喝彩:大声叫好。喝,读“hè”,不读“hē”。

(13)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鲜,读“xiǎn”,不读“xiān”。

(14)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数,读“shuò”,不读“shù”。

(15)攻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讦,读“jié”,不读“gān”。

(17)掮客:旧社会里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掮,读“qián”,不读“jiān”。

(18)侪辈:同辈。侪,读“chái”,不读“jì”。

(19)腼腆:“miǎntiǎn”,害羞,不自然。腆,不读“diǎn”。

(20)刽子手:旧时执行死刑的人。比喻镇压革命、屠杀人民的人。刽,读“guì”,不读“kuài”。

(21)犒劳:用酒食慰劳。犒,读“kào”,不读“gǎo”。

(22)解送:押送(财物或犯人)。解,读为“jiè”,不读“jiě”。

(23)咋舌: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咋,读为“zé”,不读“zhà”。

(24)狡黠:“jiǎoxiá”,狡诈。黠,不读“jí”。

5.其他类(13个)

(1)呼天抢地: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抢,读“qiāng”,不读“qiǎng”。

(2)殷红:带黑的红色。殷,读“yān”,不读“yīn”。

(3)攒射:用箭或枪炮集中射击。攒,读“cuán”,不读“zàn”。

(4)湍急:水势急。湍,读“tuān”,不读“chuǎi”。

(5)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戛,读“jiá”,不读“gā”。

(6)人 影 幢 幢:形 容 影 子 摇 晃。幢 幢,读“chuángchuáng”,不读“zhuàngzhuàng”,也不读“tóngtóng”。

(7)泡桐:落叶乔木,叶子大,卵形或心脏形,表面光滑,背面有茸毛,圆锥花序,花冠紫色,结蒴果,长圆形。木材质地疏松,可制乐器、模型等。泡,读“pāo”,不读“pào”。

(8)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汀,读“tīng”,不读“dīng”。

(9)倏忽:“shūhū”,指很快地,忽而间。倏,不读“yōu”。

(10)啁啾:“zhōujiū”,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啾,不读“qiū”。

(11)荦荦:“luòluò”,清楚、分明的样子。荦,不读“láo”。

(12)坍塌:“tāntā”,(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坍,不读“dān”。

(13)不啻:不止,不只;不异于。啻,读“chì”,不读“dì”。

【实践与探究】

1.举例说明古人的注音方法。

2.熟读声母n,声母z、c、s,韵母in、en的偏旁类推口诀。

3.熟悉本章第三节所列151个典型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