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绝妙好辞

六、绝妙好辞

《世说新语·捷悟》载,魏武帝曹操曾率军路过曹娥碑,见碑背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于是问主簿杨修:“解否?”杨修答道:“解。”魏武帝说:“卿暂且不说,待我思之。”行军三十里,魏武帝才说:“吾已得之。”两人互对答案,知“黄绢”是一种有色的丝,“纟”“色”相合为“绝”;“幼妇”是“少”“女”,合之为“妙”;“外孙”,乃“女”之“子”,相合为“好”;“齑”,指姜、韭菜等带有辛辣的调味品;“臼”,是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这里是指捣制调味品的器具,是承受辛辣之物,“受”“辛”相合为“辤”(辞的异体字)。石碑谜隐“绝妙好辞”四字。此谜一揭,魏武帝十分感叹,说:“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