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义词辨析教学中的意义
近义词的辨析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字体结构,有利于弄清词语的准确含义,从而辨清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侦查”和“侦察”:侦查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活动,侦察则是指为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查”本义为浮在水中的木头,应为形声字:上部为形旁,“木”为标杆、标准;下部应为“且”,声旁。“察”,《说文解字》注为“覆也,从宀(mián),祭声”,意为反复核查,明审;下部为“祭”字,“祭祀必天质明,明,察也,故从祭”,意为祭祀一定在天大亮后举行,这样利于详审,所以察字从祭。弄清这两个字的意思,这两个词,就容易辨析了。简单来说,侦查,意在“有没有”;侦察,意在“清楚、明白没有”。
“焕然”和“涣然”:“焕”,《说文解字》注为“火光也,从火,奂声”。“涣”,“流散也,从水,奂声。”所以前者是光彩焕发,后者是消散、消失的意思。
“反映”和“反应”:“应”,繁体为“應”,《说文解字》注曰:“当也,从心。”既然“心”为形旁,必然与心理有关。“映”,“明也,隐也。从日,央声”,该字为形声字,“日”为形旁,表示光线照射。弄清了这两个字的意思,理解这两个词就容易了许多。“反应”,是生物体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相应活动,与主体的心理有关。“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犹如光线将事物的形体映照出来。
“沟通”和“勾通”:“勾”,曲也。“沟”繁体为“溝”,指水渎,是一种田间水道,宽四尺,深四尺。“沟通”,指双方像水沟一样,光明正大地连通,褒义。“勾通”则是弯曲地,不正当地连通,是暗中勾结、串通,贬义。
“篡改”和“窜改”:“篡”为形声字,意为篡逆,夺取君位。下部“厶”(即“私”)为形旁,表示篡夺是奸邪的行为;声旁为“算”。“窜”繁体为“竄”,《说文解字》注曰:墜也,从鼠在穴中。以鼠在穴中表隐匿之意;亦有逃跑之意。显然,“篡改”是故意的,不怀好意的。而“窜改”,仅指改动、变动。
“质疑”和“置疑”: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中。“质”,以物作抵押,会意字,从贝。而后来如何引申为质问、诘问的含义,不得而知。笔者认为,可能是以物抵押后,要赎回就必须核对,所以从“质”引申出“对质”等义,再由“对质”引申出“诘问、质问”等含义。“质问”就是“提出疑问”。“置”,该字为赦免、释放之意,会意兼形声,从网从直,意为正直、理直的人触犯了刑律就要赦而不问。后由“释放”义引申出“放置”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