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字谜解析

四、《红楼梦》字谜解析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其中文化内容与文化活动比比皆是,行酒令、制灯谜、打坐参禅、讲笑话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素材。其中的字谜,更是耐人寻味。作者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制成谜语,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暗示。有的字谜以灯谜的形式出现,有的以揭示人物命运的判词的形式出现,有的以拆字揭帖的形式出现。了解这些字谜,有助于感受汉字神奇的魅力。

1.《红楼梦》灯谜中的字谜

(1)《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写到众人制作上元节灯谜。其中,李绮作了一个字谜。

谜面:萤。

解析:萤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化蛹成长,古人误以为萤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来。《礼记·月令·季夏》称:“腐草为萤。”唐·李商隐《隋宫》诗“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即化用了腐草化萤的典故。故黛玉道:“‘萤’可不是草化的?”“草化”为“花”字之分拆。

谜底:花。

(2)《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李纹的灯谜。

谜面: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代人名)。

解析:此谜虽然打古代人名,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字谜。谜面出自宋代苏洵的“冷香联句”:“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此谜隐着一个“涔(cén)”字。如果没有这个“涔”字,此谜便不成立。“涔”之“山”即“石”;“岑(cén)”亦指小而高的山。所谓“水向石边流出冷”,意指“涔”字之“水”从“石”(山)边流出一个“汵(gàn)”字,“涔”字则因此被分拆为“山”和“汵”两字。而“汵”同“淦(gàn)”,是河工术语,指起伏很大的激浪,所以“山汵”即“山涛”;“涛”即大波浪。“向”,从;在。谜面之“冷”字则是因水之流动从“汵”字转化而来。

谜底:山涛。山涛,字巨源,三国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2.《红楼梦》人物判词中的字谜

(1)贾迎春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解析:子系中山狼,“子”,古代对男子表示尊重的通称。“系”,是。“子”“系”合而成“孙”,隐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语出无名氏《中山狼传》,说东郭先生救了一只被猎人追杀的狼,危险过去后,它反而想吃掉东郭先生。后来把忘恩负义的人叫作中山狼。两句诗暗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是忘恩负义的像中山狼一样的人。

(2)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析:“凡鸟”是隐“鳳(凤)”字,暗指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脂批说此处用了“拆字法”,究竟如何拆,没有说明。著名红学家吴恩裕解为“凤姐先是对贾琏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可备一说。“人木”即为“休”字。全诗意在暗示王熙凤的最后结局是被贾琏休掉。

(3)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是甄仕隐的女儿,她一生的遭遇是极不幸的。名为甄英莲,其实就是“真应怜”(脂评语)。“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两个“土”加一个“木”,就是“桂”,意为薛蟠娶夏金桂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

3.《红楼梦》揭帖中的字谜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写道,贾府到处散发一些揭发水月庵窝娼聚赌的帖子,贾政严厉指责贾琏,并叫赖大前往处理。赖大来到水月庵,贾芹正在与沁香等女尼饮酒作乐,心中大怒,但因主子交代不要声张,遂装笑传命叫大家收拾东西进城。贾琏叫来贾芹严厉斥责,贾芹磕头流泪请贾琏救他,贾琏也因怕事情闹出去不好听,只得指示贾芹咬定不承认,并要求赖大为贾芹遮掩。

其中的帖子内容如下: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解析:“西贝草斤”,采用拆字法暗示,合而成“贾芹”二字。贾芹,贾府本家,母亲周氏托凤姐谋事,被安排在铁槛寺管理小沙弥,为非作歹被贾珍斥责。贾芹的“不肖”,影射的是他的主子贾琏之流。该回中贾琏担心闹出去不好,并指示赖大遮掩,即说明这一点。贾府腐朽透顶,此为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