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诗意流

花溪诗意流

近几年来,万溪冲梨花几乎成了呈贡的代名词。白如雪轻盈如鸿毛的花瓣雨纷纷扬扬,让万溪冲成为一条真正的花溪,流淌着春天的柔情蜜意。

每到阳春三月,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万亩梨花竞相开放,喜迎四面八方的人群前来踏青赏春。田间地头除了蜜蜂的飞舞,活动最为忙碌的就是穿红着绿的各色人群。徜徉在花海之中,面对一望无际的银装素裹,人们只恨自己心中的词汇太少、手中的笔墨太钝、相机的电量太吝啬,影响了表达爱意的淋漓快感,生怕辜负了这短暂光阴中浓稠的春情。也因了这梨园盛景,呈贡新城显得更加热闹非凡,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怀揣喜悦,前来分享她宜居城市的古老园林秀色、感受她高校园区的书香氛围、体验她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赞美她新昆明后花园的幽静与清纯。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呈贡梨花诗会拉开帷幕。

一开始只是一群爱好文学、摄影、音乐戏剧的文艺中青年想在呈贡万亩梨园搞一次浪漫的踏春赏花活动。几个呈贡文友商议后,活动前两天临时通知参加人员每人至少准备一首自己创作或是特别有名的关于春天的诗歌,要在梨花树下朗诵。文友们忙天赶地地借来音响、扯起横幅,横幅上书写着“昆明文艺家呈贡梨花诗会”的字样,让青天为幕红土为台的诗会有了鲜活的灵魂。碰巧因为请来的嘉宾当中有市里文艺界的领导和名家,几个呈贡作者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请区上的领导来撑腰助阵,结果下一秒表情真的亮了,区委和宣传部的领导不但欣然前来,在热情参与诗歌朗诵及互动节目之后,还主动邀请文艺家们年年春天到这里,为这满园春色留下浓墨重彩的艺术色彩和声音,最为欣喜的是还当场表态梨花诗会要年年持续举办下去,让诗会成为呈贡春天的一张文化名片,让四海宾朋寻着花香踏进这片热土,共享春天的文化盛宴。

第二年春天,由呈贡区委区政府举办的昆明呈贡第一届万溪呈贡梨花诗会,合着万亩梨花倾情绽放的节拍隆重举行。对于呈贡这座正在成长中的阳光城市来说,这是一件极大的幸事。近十年,梨花节和梨花诗会一直没有断过,这张代言春天的名片,是六十多万呈贡人共同的荣光。

每年三月,是呈贡文友们最忙碌最不知疲倦的时日。当春节过后某一天的“醒树风”中稍稍透露出一点花开的声音,热心的文友们就赶紧跑到梨园深处,与春风里舒展开来的黑森森的梨树枝条握手,与枝头刚刚隆起的小小花苞对话,与悄悄露出粉腮的萌萌的蓓蕾亲吻,与大胆敞露花蕊的第一树梨花深情相拥。然后,立马就会利用网络、电话等现代通信工具将花讯传播出去,呼朋唤友,盛情相邀,并发出温馨警示:春光不等人啊,希望在最美的时候相遇在梨园花下。

朋友们自然受不住春风的诱惑和友情的感召,纷纷涌向这片盛产美丽和激情的海洋。常常是“龙灯才走,彩船又到”,让文友们乐此不疲,心中充盈着满满当当的喜悦。在恋恋不舍地离开呈贡时,大家几乎是商量好的,都会意犹未尽地留下一句话:明年花开时还来,请万亩梨花等我!

实际上近些年来发生在呈贡万亩梨园的许多文化盛事,都可以用一句短语来总结:传承与保护。自2012年春天起,每年一届的呈贡梨花节、宝珠梨采摘节、梨花诗会、梨花摄影大赛、书画大赛、呈贡梨园民间艺术节目展演……各种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台,年年举办年年出彩,为的是在发掘和传承呈贡梨园文化的同时,引起社会各界对这片神奇的土地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唤醒人们保护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举措。包括近年来呈贡的相关部门经过不懈努力,获得的呈贡宝珠梨“地理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名牌产品”“中国质量之光地标产品”等等的一系列桂冠,包括呈贡万亩花海的盛况在中央电视台多次闪亮登场,吸引了国人亿万眼球的荣耀,都是为了让呈贡这片土地增添更加璀璨的光华,让呈贡宝珠梨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让这颗蕴含着勤劳智慧甜蜜芬芳的宝珠,始终闪烁在彩云之南的天空。

一个人,无论富有还是穷困,无论位居高处还是草根贫贱,都需要有一个心的安放之处,这就是乡愁。呈贡宝珠梨的甜蜜记忆,早已植根于世代老昆明人的乡愁里。

明年花开,你来,我在梨花深处,等你赏花、吟诗。

明年花落,你来,我在绿叶深处,等你乘凉、作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