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

四、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

元朝时期是云南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特别是元朝对云南实行的高度统一和社会改革,使云南真正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以致到现在还留有很多元朝时期的印记。

(一)历史遗迹

与元代梁王有关的地名很多。梁王山,原名罗藏山,后梁王屯兵于此得名,梁王山周围的村子不少因此得名,比如现今的饮马池村,当年就是驻军扎寨、筑池饮马的地方,离村子不远的老金殿遗址,至今还能见到瓦砾的残渣;主峰北侧下的菜花坪村,当年种植蔬菜农作物,负责军队的蔬菜供应;庄子村,应该是当年梁王军队粮仓所在地(庄,古指粮仓);还有脚步哨(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杨柳冲(冲,交通要道)等村子的名字都带着当年烽火的气息。小古城,呈贡县城西北3.5公里处村名,原有土城,相传为元朝云南梁王屯兵贮粮之地,故名。白马路,传说当年有一梁王部将骑白马溃败至此自杀,后人称此为白马路,成村后村亦用其名。马料河,因原河两岸水草肥美,是元梁王放牧军马的场地得名。梁王河,因发源于梁王山麓得名。下梁王,晋宁新街村名。上梁王,新街村名。(新街)梁王山,新街山名。金砂山,晋宁上蒜山名,因元宗室梁王部属曾演武于此得名。

(二)民间传说

1.梁王山藏宝。传说梁王镇守梁王山期间,搜罗昆明宫中金银珠宝,藏匿于梁王山石洞,有99桶金999桶银。每逢农历(太阴历)闰年即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刚好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的朔望月,这天清晨若下雨,就会在梁王山主峰一侧有彩虹当空,曾有放牛娃看见有落雨汇聚溪流穿虹而过,牛娃看着稀奇,攀绝壁寻去,在彩虹消逝前到达梁王宝藏寻宝洞口,想入洞一探,无奈顶上传来落石之声,隐闻鸡鸣之余,牛在山下狂嘚!牛娃慌张,连忙攀壁下涧抚牛,再次登绝壁已是不辨东西,至此再无窥探之缘。

据说在清朝年间,呈贡斗南村有一户有钱有势的人家,不满清朝的统治,于附近县暗中约得几千人欲反清复明,又怕钱不够用,派人多方寻找梁王埋金银财宝的地方,于梁王山一小山村杨柳冲的“八角亭”内找到梁王所有金银库的钥匙72把。却因事情泄露,逃遁中,把这72把钥匙丢进滇海之中,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个下江人从呈贡环秀村、丰盛村地方经过,见一块南瓜地里,一大棵南瓜苗结了一个香瓜。下江人识宝,当即向农家买下这个香瓜,到梁王山一个石崖下,将瓜往石缝中一放,只见石门大开,无数的白牛白马从里面跑了出来,吓得下江人丢下香瓜回头就跑。只听石崖轰轰作响,石门自动关上,香瓜也被关在洞中。下江人再回来找,却已不知是在哪个地方了。

又过了几年,梁王山一个小山村,有个牧童放黄牛,骑牛路过个石崖旁,只听得一声响,牧童顺眼看去,只见黄灿灿一个洞口,里面堆满了金银。牧童伸手从洞内抓了一个银锭出来,转而一想:“我何不回家拿箩筐来挑几筐回家。”于是,他用一块草饼盖住洞口,拿着那锭银子就往家跑,等拿来箩筐,却再也找不到草饼盖的洞口了,而满地的草都长得一模一样,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事一样。牧童懊丧地回到家里,拿起银锭一看,上写“封库银五两”。从这以后,谁也找不到银库了……

2.漫征关坡18年。明朝初年,洪武皇帝钦封的“黔宁王”沐英率领千军万马,一路势如破竹,曲靖白石江一战,生擒达里麻。10万元兵,全军覆没,守押池城(昆明)的观音保,开城投降沐英。元朝封在云南的最后一位梁王巴匝剌瓦尔密,仓皇撤退到济灵县(现在的归化城),死守罗藏山。济灵城北10里远的地方有条雾纳江,江面宽阔,江水汹涌,且江水有毒。这是因为上游孔雀很多粪便掉入水中顺水流到下游,中午阳光照射雾气腾腾,中午过江就中毒,只能晚上渡江。老梁王派刀斯狼、郎思里二员大将镇守关坡山,在山上设烽火台,一见沐英兵马来就放烟报警,梁王马军就从马军堡(即现在的马金铺村)增援。就这样一直相持了18年。这是“漫征关坡18年”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跨越的时间明显是不对的。其实,历史上的沐英征讨梁王从《明史》所记载“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帝始欲征云南,命友德巡行川蜀雅播之境……”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梁王巴匝剌瓦尔密战败,逃至晋宁忽纳寨,“……焚其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遂与左丞达的、右丞驴儿夜入草舍,俱自缢死……”前后不过5年时间,并没有漫征关坡18年。

3.火羊攻山。沐英查清雾纳江情况,于夜间冲杀过来,占了关坡山,长驱而入济灵。梁王退守罗藏山,依仗罗藏山山高林密,山顶上石头又多,用礌石滚木击退沐英兵马。数月久攻不下,沐英想了个计策,派人到呈贡羊落浦买来几千只山羊,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将松香明子绑在羊尾巴上、尖刀绑在羊角上,从羊踪小路赶羊上山。羊在滚木礌石间跳跃自如,攻上山去。据说,这是羊落浦村和羊踪(阳宗)村村名的来历。

4.尖刀草的故事。梁王力战沐英,终因寡不敌众被擒,就地斩首。不料,这罗藏山有99个山顶,梁王有99个头:砍了1个头,又从脖子上长出1个,钢刀虽快,却杀不死梁王。沐英傻眼了。正愁的时候,大将军吴杰审讯梁王嫔妃时得知“千杀万杀,不如尖刀叶一擦”,急忙报告沐英。沐英派人割来了尖刀叶草,刽子手拿着一叶草,往梁王脖颈上一擦,果然头掉下来了,鲜血直流,新头再也长不出来了。梁王气绝。从此以后,满山遍野尖刀叶草因为沾染了梁王的鲜血,草尖总是红红的。这就是尖刀叶草的传说……

历史如风云变幻,故事如潮起潮涌。梁王的故事还在,今天的故事正在书写。梁峰兆雨,预国泰民安,兆盛世辉煌。

近些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梁王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梁王山,还有更多的人走上了梁王山。梁王山打破了她原有的沉寂,一改昔日的矜持,一步一步地融入现代文明社会中来。云南电视台706转播台、澄江县梁王山自然保护区、云南省电力局梁王山工作站、云南大学宇宙射线观测站、云南省微波传输局微波站、云南航空公司导航站相继入驻梁王山。1998年以来,梁王山被列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共植树造林5753亩,森林覆盖率达68.3%,建设人工草地1万亩,恢复和建设天然草场3万亩。坐落在梁王山境内的风口、杨柳冲、秋木箐、饮马池、提古等村,形成了以菜豌豆、大白菜、小包菜、生菜、萝卜、西兰花、菠菜等为主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上万亩,以桃子、梨、李子、柿子、核桃、板栗等为主的林果数千亩。台湾芊卉种苗有限公司2002年到梁王山安家落户以来,形成以百合、郁金香等为主的花卉450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另外昆明新知图书城投资380万元、占地面积1000亩、以种植无公害绿色食材和休闲度假为主的绿色庄园已初具规模。

“万古钟灵奇,元气寒高厚;何处是陡巅,披襟天左右。”这些诗句写出了梁王山主峰磅礴的气势。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梁王山而小滇中,立于山巅,令人心旷神怡,真有“居高临下,万山来朝”之感。纵山观“四海”,放眼望“三江”,可以让你登一峰而饱览滇池、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和南盘江、盘龙江、螳螂川秀丽湖光。碧波荡漾的“万亩草场”、如同仙境的“罗藏朝云”、千年一遇“五彩瀑布”、连绵起伏的18个绿色“蒙古包”等气势磅礴的风光,使梁王山显得格外雄奇壮观。3~5月间盛开的映山红、杜鹃花,以及小石岗、吃水不弯腰、一碗水等等众多优美的风光,把梁王山装点得格外秀美,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苦荞粑粑蘸蜂蜜、高原老腊肉、烤全羊、纯天然的野生菌和山茅野菜,令人馋涎欲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仅有97人的小村庄菜花坪,同一年内“一门三进士,全村五登科”的奇迹,让人惊叹不已。同时高山森林气候又在盛夏为游客提供了清新洁净的森林空气及良好的避暑休闲胜地。

梁王山日渐发热。这是一块处女地,她有着少女般的纯洁、质朴、羞涩。这是人类的一大宝库,她有着富饶的气候、土壤、动物、植物、药材、旅游等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圣地,她有着源远流长的滇中文化、有着古战场弥漫硝烟的余味,有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神秘故事,有着引人入胜的思古之幽情和探秘之遐想。山高人为峰,一山更比一山高,梁王山在甜甜地向您微笑,在频频地向您招手。若干年后,经过保护中的开发和开发中的保护,这里将成为云南的又一个“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