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赋

滇南赋

◎ 张 旭

匡云旧国,百濮[1]名乡。星分井鬼[2],地接夜郎[3]。叔熊遁荒[4],事实传于《国语》;蹻豪拓地[5],系盖出于楚庄[6]。溯威王[7]略滇,周原己收疆索[8];考梁州黑水,《禹贡》早入《职方》。总以巡狩[9]无逾四岳[10],穷源不越岷江,故采风[11]且遗汉水,而轩[12]岂及澜沧。

迨夫赤符[13]受命,云物重光[14]。石鲸渡头仪来碧文威凤,呼马岗上腾去金色龙骧。神物皆来西域,彩云且现南荒。风开边徼[15],名动帝旁。醮祭[16]求仙曾下王褒旌节[17],凿池习战[18]空传汉武牙樯[19]。宣庙初闻开道,章帝已见设庠。张叔从师爰授经于司马[20],志诚就学拟作字于大王。俞元李恢[21]力辅中兴而有识,金齿吕凯[22]执忠绝域而不忘。望深箐密林俨睹裹毡鸟道,看荒台旧垒犹指挥羽战场。见机妻如邓赕慈善允宜[23]庙祀,捍城女如李秀忠烈不愧表扬。何假帝制于蒙段,复阻声教于宋唐。征吐蕃分,误师实由相国;夺崑仑矣,将军专寄武襄。韦皋[24]、全斌[25]之宦游,襜袆[26]暂驻;闾丘[27]、贾岛[28]之流寓,诗酒徜徉。龙水萦回[29],壮金汤而省会;虹桥飞渡,通栈道于永昌。铁岭雪初晴,峰青十九诚堪画;雄关风正急,师临百万不可当。鸡足传衣[30]暏佛光兮恍惚,灵鹭飞锡[31]望葱岭兮微芒。僧老万松,莲峰为筑开山塔;鹤归阆苑[32],长春安坐紫云床。雨收满泛银稜水,花放平分玉女香。地上散明珠,星回共燃六月火;池中浮碧玉,温泉高标第一汤。与筇竹齐称,西土原产蒟酱[33];同茶花并艳,东迤独美金囊。禽珍孔雀,石出点苍。由来风土多秀,以致物产惟良。在昔元朝梁王窃据而滋患,及夫胜国黔宁世镇以为常。匪但科名奕奕[34],亦且师相堂堂。积以三百年之酝酿,尽化十八郡而冠裳。狮子禅林,当日龙潜天表;五华宫阙,于今嵩祀无疆。欣逢熙代,倬[35]彼天章。慧日[36]尽销阴翳[37],巽风[38]立扫秕糠[39]。黄纸[40]飞来,频广贤书[41]一半额;紫泥[42]到处,连蠲[43]正赋[44]几年粮。哀牢国中,乐春风于燧古[45];异龙湖外,沐化日于羲皇[46]。增饩育材,疆圉媲美上国;云蒸起凤,人文旗鼓中邦。从此:指华岫以为屏,万里蛮烟扫地静;泻昆池而洗甲,一川霁色与天长。招西竺[47]而贡白驼,银瓮[48]细缕十千字;连南郊而献文马[49],金茎[50]遥上万年觞[51]

[校注]

[1]百濮(pú):古代称西南少数民族,

[2]井鬼:星名,二十八宿中的两个。

[3]夜郎:汉时我国西南地区古国名。在今贵州省西北部及云南、四川二省部分地区。

[4]叔熊遁荒:叔熊,西周诸侯楚子熊严第三子,芈姓,又名叔堪。西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袭楚子爵,是为熊霜。宣王六年(前822年),熊霜卒,仲雪、叔熊、季徇“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季徇立”。

[5]蹻豪拓地:庄蹻,一作庄豪。战国末年楚将。公元前279年率军通过黔中向西南地区进攻,攻占夜郎,直入滇池。后因黔中郡为秦攻占,与楚本土联系断绝,无法东归,遂变服从俗,就滇地称王。

[6]楚庄:即楚庄王(?—前591年)。名侣,一作旅。穆王子。公元前614年即位。初即位,日夜为乐,号令不出。后整顿内政,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增强军力。公元前611年灭庸,接连伐陈、伐宋,国势大盛。公元前606年,伐陆浑之戎,进抵洛水,陈兵周郊,派人询问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之轻重。后又平定若敖氏叛乱,灭舒、伐陈。公元前597年,在邲地大败晋军,使鲁、宋、陈、郑等国相继归附,成为霸主。

[7]威王:即楚威王(?—前329年)。名商。宣王子。公元前340年即位。齐孟尝君之父田婴欺楚,前333年,举兵伐齐,大败齐军于徐州。越王无强伐楚,楚兴兵击越,大败越军,杀越王无强,灭越。楚国领土扩展至今浙江一带。

[8]疆索:犹疆域。谓按法制治理的国土。语出《左传·定公四年》:“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墟,皆启以商政,而疆以周索。”杜预注:“疆理土地以周法。索,法也。”杨伯峻注:“疆以周索,依周制画经界,分地理也。”

[9]巡狩:谓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

[10]四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的总称。

[11]采风:搜集民间歌谣。

[12](yóu)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13]赤符:汉朝的符命。

[14]重光:再放光明;光复。

[15]边徼(jiào):犹边境。

[16]醮(jiào)祭:设坛祈祷,祭奠。

[17]王褒旌节:王褒,字子渊,西汉蜀(郡治今成都)人。以辞赋著称。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召见,使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以颂汉德,后传之于京师,为宣帝所闻,被征召擢为谏大夫。又侍太子,作《甘泉》《洞箫颂》。后宣帝使往益州祭祀金马碧鸡神,作《移金马碧鸡颂》。《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王褒传》:“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上闵惜之。”

[18]凿池习战:汉武帝派使臣通身毒(印度的古译名)国,被越雋、昆明所阻挡。当地有湖。武帝想要攻打这两个西南夷国,就必须训练水军。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调集有罪的官吏在都城长安西南近郊挖掘建成一个人工湖泊,取名昆明池,来供演习水战用。

[19]牙樯:象牙装饰的桅杆。一说桅杆顶端尖锐如牙,故名。后为桅杆的美称。本文借指舟船。

[20]张叔从师爰授经于司马:张叔,西汉益州叶榆人。天资聪颖,过目成诵,闻司马相如至若水,遂负笈往从受经学。归教其乡子弟。

[21]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人。刘璋时为郡督邮,后投奔刘备,任功曹书佐主簿。蜀后主时期,率军以计破建宁夷,封汉兴亭侯。历为建宁、汉中太守。

[22]吕凯:三国蜀永昌不韦人,字季平。初仕郡五官椽功曹。刘备病逝,益州豪强雍闾举兵反,凯闭境自守,致书责之。刘禅建兴中,诸葛亮南征,表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后为夷人所杀。

[23]允宜:合宜。

[24]韦皋(745—805年):字城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大历初为建陵挽郎。拜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曾计擒朱泚大将牛云光及苏玉,打退其围攻。贞元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派人和好南诏,与之联合击退吐蕃。顺宗时王叔文当权,他遣人问叔文求统剑南三川未果,即上书请皇太子(宪宗)监国。不久暴病而卒。

[25]全斌:即王全斌(908—976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历仕后唐、晋、周。宋初,与慕容延钊讨李筠叛乱,以战功拜蜀、败蜀军,克剑门。孟昶奉表乞降,入成都城,强夺妇女、货财,激起蜀军兵变,贬授武宁军节度使,至镇数月死,赠中书令。

[26]襜(chān)袆(huī):襜,车帷,古时马车四周的布帘;祎,古代朝服的蔽膝。

[27]闾丘:即闾丘均。唐益州成都人。以文章著称。中宗景龙中,为安乐公主所荐,起家拜太常博士。公主被诛,均坐贬循州司仓,卒。有集。

[28]贾岛(779—843年):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为僧,名无本。后还俗,从韩愈学古文,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诗以五律见长,喜苦吟。

[29]萦回:盘旋往复。

[30]传衣:谓传授师法或继承师业。

[31]飞锡:佛教语。指僧人游方。

[32]阆(làng)苑:阆风之苑,传说中仙人的住处。

[33]蒟(jǔ)酱:植物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蒟酱》:“蒟酱,荜茇也。生于蕃国者,大而紫,谓之荜茇;生于番禺者,小而青,谓之蒟焉。可以调食,故谓之酱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蒟酱》〔集解〕引苏恭曰:“蒟酱生巴蜀中,《蜀都赋》所谓流味于番禺者。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光泽,味辛香,实似桑葚,而皮黑肉白。”

[34]奕奕:盛貌,众多貌。

[35]倬(zhuō):显著,大。

[36]慧日:佛教语。指普照一切的法慧、佛慧。

[37]阴翳:阴霾,阴云。

[38]巽(xùn)风:东南风。又称清明风、景风。古有八卦主八风之说。

[39]秕(bǐ)糠:瘪谷和米糠。喻琐碎、无用之物。

[40]黄纸:指古代铨选、考绩官吏,登记姓名,上报朝廷使用的黄色纸张。

[41]贤书:语本《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贤能之书,谓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

[42]紫泥: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

[43]蠲(juān):免除。

[44]正赋: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45]燧古:即燧人氏。传说中的古帝王。钻木取火的发明者。

[46]羲皇:即伏羲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人类。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人类开始渔猎畜牧生活的情况。又传说他还制作八卦。

[47]西竺:指天竺。

[48]银瓮:银质盛酒器。古代传说常以为祥瑞之物。政治清平,则银瓮出。

[49]文马:毛色有文采的马。

[50]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51]觞(shānl):古代盛酒的器皿。